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全链条产教融合:滨州海工装备人才培养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5-14 09:19:36

党建引领、全链条产教融合:滨州海工装备人才培养新范式

滨州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海工装备领域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 设计 - 制造 - 运维 产业链存在衔接不畅、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等痛点难点,学院党委主动担当作为,统筹专业建设规划,创新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专业群。通过党建链与产业链、教育链深度融合,探索出 党建引领、产教协同、校企共育 的区域人才培养新范式,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初心使命。

一、产教生态·精准适配与产业链全要素对接

精准对接产业集群。2024年滨州市海洋装备制造产业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78.9亿元,集聚了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核心产品涵盖海洋复合软管、风电基础零部件及氢能装备三大领域。基于此,专业群精准对接滨州市风电装备、海洋油气装备及氢能装备三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建设路径。

二、产教共生·校企价值链协同育人培养体系

为达成校企价值链协同育人培养体系,学院从教师团队、课程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三方面建立“企业需求-课程开发-项目实训-成果反哺”的产教融合育人闭环体系。

教学团队方面。学院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双师型”教学团队,30名专任教师中包含6名企业高技能人才(含正高级工程师1人),均全部持有船舶职业资格证书。并与山东滨港海洋工程、泰邦船舶等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教师参与企业共同研发项目,形成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双向赋能的共生关系。

课程建设方面。以“船舶建造工艺”“海工设备检修”“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课程,增设氢能装备制备、海洋防腐技术等方向课程,填补区域产业链技术人才空白,并与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形成全链条专业群,覆盖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服务等岗位,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的高度匹配。

实训建设方面。学院基于现有海工装备建造实训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装备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并与企业共建2个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在海洋钻井平台模块制造、风电装备焊接等真实场景中完成顶岗实习,实现形成“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育人闭环体系。

三、产教赋能·产业链社会价值闭环体系

为实现“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社会价值闭环体系。计划三年内达300人规模精准匹配滨州市80亿元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需求。数据显示,滨州市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岗位需求年增长率达25%,毕业生可直接填补工艺员、质检员等岗位缺口。团队将攻克“卡脖子”技术,形成5-8项国际领先技术标准,带动海洋装备及相关产业新增产值超50亿元。同时,通过技术辐射,滨州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达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为山东省“海洋强省”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滨州职业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群建设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双师队伍、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教学-实践-产业”闭环,为滨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责任编辑:宗永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滨州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海工装备领域建设的决策部署。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