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工立业新时代”主题征文大赛作品展示(七)

2021-01-19 18:23:39

结合评委老师点评及投票结果,本次征文比赛共有30名同学进入决赛。现将部分作品展示如下:

蒋李红 生于平凡,傲世涅槃

                      ——党史纪录片《重生》观后感

你是否也曾疑惑,一个一无所有的无名党派是如何白手起家,扛起中华大地最动荡低迷时期的风云变化?你是否也曾惊诧,一个濒临死亡的民族何以涅槃重生、于新时代傲视天下?今日,让我们走进《重生》,去揭晓关于中国共产党“生于平凡,傲世涅槃”的传奇发展史。

《重生》纪录片共包括“使命、火种、抉择、淬炼和缔造”五部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产生、成长、壮大的全过程。

列强肆虐、帝制复辟、军阀混战,中华民族在无尽的焦虑和迷茫中夹缝求生。四万万中国人都不知这动荡不安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各地英才学子都在思考一个理想和平的国家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模样——中国共产党的萌芽,就是在这迷茫与思考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新青年》到《庶民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到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新思想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靠拢、行动的契合,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方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缘由、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正如李大钊所言:“旧世界在社会主义潮流面前,就像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试看未来的寰宇,必是赤旗的世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毫不起眼,但正是这个弱小稚嫩的党派,正确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凭借工农阶级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万顷中华大地。

在国共对峙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凭借“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领导思想,以血肉之躯掀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各武装起义的浪潮。他们也曾经历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也曾被国民党的精兵重炮逼得四处逃窜、也曾在漫漫长征路上受尽苦难。“那些年轻的党员,甚至来不及道别,就猝然血洒疆场。而活下来的人,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首,不屈不挠,继续前进。”在毛泽东等新一任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最终成功突破围剿、顺利完成会师,接连胜利的号角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他们用枪声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这场关于政治、理想与命运的角逐,中国共产党必定成功!”

经历过思想与战火的淬炼,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携手成长了起来。一次次的涅槃重生,让她成长为了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正向着更成熟、更成功的方向,在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上傲视天下。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天安门响起28响礼炮,这是我党28年风雨兼程的见证。而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28年前那些年轻人所致力于改变的中国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从此成为过去,中国开始进入一个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刻,时间定格,举国欢腾!这是一个伟大的政党最终的涅槃!

新中国成立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社会主义基础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时至今日,中华民族正在以习近平为中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坚定“两个百年计划”伟大目标,大步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纵观党史长河,中国共产党凭借着令世界震撼的顽强意志,“几经艰险、几经生死、几度重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风云岁月。”我们无从知晓属于他们的心路旅程,但我们可以确信,“每一个亲身参与到这个跌宕历史中的共产党人,都在艰苦卓绝的血与火的拼搏中实现了重生。”

于我们而言,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觉悟:中国共产党的辉煌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共同的目标和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由此,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百转千回、傲世涅槃!

黄雨薇 青年力量

古往今来,中国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拯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中。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放飞理想,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在一代代青年人的奋力接力中变为事实。”

忆往昔,峥嵘岁月,多少民族英雄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丰功伟绩!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不计名与利,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10多年的辛勤准备,终于到了报效祖国的时候。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了。”

看今朝,榜样力量,指引青年一代拼搏。一孔窑洞、一盏煤油灯、两箱图书、一片热土,习总书记七年的知青生涯,使他深刻地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打下了“顶天立地”的扎实基础。总书记对于自己的知青岁月回忆道:“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正是如此,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当前,国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个时期,正是青年人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青年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担当能力,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作为一种“新常态”,肩负使命感,心装责任感,不惧怕困难、不回避矛盾,把担当精神融入日常的点滴之中。青年人要有敢于拼搏、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贺怡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共创伟大新时代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979年,邓小平同志明确说:“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再回首,建党97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些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拼搏奋斗所得,这些进步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优秀共产党员付出的血汗。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回到祖国,从零开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西安交大“西迁人”背上行囊就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赤子之心书写新华章。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了江河,托起了美好的中国梦。

无疑,我们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毛主席曾对青年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一名立足于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唯有用今天奋力前行的脚步,开辟中华民族复兴的坦途,方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国开始进入一个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拼搏奋斗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