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支部建设的根基在于规范的组织生活和坚实的制度保障。从健全组织架构入手,严格按照 “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的原则,选优配强支部委员会成员,明确支委分工,形成 “书记负总责、支委各尽责、党员齐参与” 的工作格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化支部建设、夯实战斗堡垒根基,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的关键抓手。
在组织生活方面,支部严格执行 “三会一课” 制度,每月固定一天作为 “党员活动日”,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形式,让党员在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碰撞中提升政治素养。为避免组织生活 “走过场”,支部创新推行 “课前调研、课中互动、课后实践” 模式,将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确保每一次组织生活都有实质内容、有思想共鸣、有实践成效。
“党建工作不是抽象的,要让党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基于这一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支部活动载体,让党建工作更具活力、更接地气。“为民服务是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上,把服务群众抓在手上,用实际行动践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聚焦 “急难愁盼” 解民忧。支部建立 “党员联系群众” 制度,每名党员结对联系若干群众,定期走访调研,收集群众诉求。针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展志愿服务暖人心。支部组建常态化开展助老扶幼、扶贫济困、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各类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在推动中心工作中显担当。坚持 “党建 + 业务” 深度融合,引导党员在岗位上创先争优。面对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回顾过去,支部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如党建创新力度有待加强、服务群众的精准度需要提升等。下一步,支部将以 “政治建设更加过硬、组织功能更加突出、服务群众更加精准、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为目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计划开展 “支部品牌创建” 活动,围绕 “一支部一特色”,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深化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建立群众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 “三张清单”,推动服务群众常态化、精细化;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 “请进来教、走出去学、沉下去练” 等方式,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支部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支部建设水平,让堡垒更坚固、旗帜更鲜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