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 “神经末梢”,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更是推动改革发展、服务民生福祉的前沿阵地。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以高质量支部建设锻造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成为亟待解答的重要课题。
政治属性是党支部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核心功能。筑牢支部建设根基,首要任务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要以思想铸魂强根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支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核心内容,通过 “线上 + 线下”“集中学习 + 个人自学”“理论宣讲 + 实践感悟” 等多元形式,引导党员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把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 融入日常、见诸行动。
组织强则支部强,组织兴则事业兴。只有把组织体系建得更严密、把队伍建得更过硬,才能为支部发挥作用提供坚实保障。优化设置实现 “全覆盖”。打破传统地域、行业限制,按照 “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开展活动、便于服务群众” 的原则,在产业链上、项目工地上、新业态中灵活设置党支部。建强队伍打造 “领头雁”。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干部、行业骨干中选拔 “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 的 “双高四强” 型人才。同时,建立 “线上培训 + 实地观摩 + 跟班学习” 的培养体系,定期组织党支部书记赴先进地区交流取经,提升其政策理解、群众工作、应急处置能力。某县通过 “书记论坛”“业务比武” 等活动,让基层支部书记在比拼中找差距、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履职水平。
严管厚爱激活 “动力源”。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吸收年轻优秀人才、业务骨干入党,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党员日常管理,通过 “党员积分制”“承诺践诺” 等方式,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同时,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定期走访慰问,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支部建设好不好,关键看作用发挥实不实。只有把支部工作与中心任务、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才能让战斗堡垒真正 “强” 起来。围绕中心 “促发展”。将支部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设立 “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服务群众 “暖民心”。建立 “支部联系群众、党员结对群众” 机制,通过 “民情恳谈会”“线上意见箱” 等渠道,及时收集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子女入学等民生问题,组织党员开展 “志愿服务日”“结对帮扶” 活动,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某社区党支部推出 “一老一小” 关爱服务,党员志愿者定期为独居老人上门理发、体检,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创新方式 “增活力”。适应新时代党员群众需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 “智慧党建” 平台。通过线上直播党课、VR 实景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线上议事厅等形式,让支部活动更具吸引力。某街道党支部开发 “党建 + 社区治理” 小程序,群众可在线上报问题、预约服务,党员可在线认领任务,实现了 “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 的闭环服务,让支部工作更高效、更贴心。
支部强,则党建强;党建强,则事业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 的执行力,持续用力抓基层、打基础,让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