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自2019年4月3日成立“辅导员+”工作室以来,在日常工作中推行了“辅导员+”的全新工作模式。根据每个辅导员专业能力、个人潜力以及所擅长的工作领域,成立了9个具体的“辅导员+”工作室。现将辅导员+团建工作室成立至今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发挥组织的保障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立体化学生管理体系。
按照学院《实施方案》,持续抓好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退伍兵大学生这三类群体,建立“立体化”学生管理体系。监督学生会主席团落实好《学生会主席团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学生干部想事干事的能力大为提高。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学团干部工作推进会,继续推进执行《计算机学院学团干部及部门考核实施细则》,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实行量化考核,设立“月度星级干部”和“星级部门”,给予展示及一定奖励,有效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每学期对学生干部进行民主测评2次,对测评结果靠后的部门及时谈话,不称职的调离本部门,年底召开了1期学生干部的年终述职大会。
二、深化立德树人工程
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强化宣传阵地建设。
一是学院制作出版了10期《CIT计工青语》院报,坚持每月一期发送至学生每个寝室和教师教研室,打通学院师生间的沟通渠道,形成正面宣传效应以促进整体工作,在学院师生和职能部门中反响很好。二是重新设计制作了学生党建和学团工作的展示橱窗,一方面展示活动成果,另一方面设立党员和学团干部的示范栏,加强对党员和学团干部的日常监督。三是持续发挥“两微一端”新媒体的作用,学院以宣传部和记者团为主要抓手,将活动的报道及时的撰写新闻稿件发送至思政委,保证学院各项工作报道每天持续推送。2019年,平台累计发布推送活动报道200余条,累计视频15条,投稿思政委96条。“共产党员网”发表交流心得3篇;“中大在线”3篇;《吉林日报》4篇;《长春日报》1篇;《新文化报》15篇;新闻媒体“中国新闻社”宣传报道1次;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宣传报道1次;吉林公共频道采访报道1次,学校网站的宣传报道若干次。
2.注重学生日常教育。
学院本年度共组织法制安全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入党启蒙教育、新生入学教育、考前诚信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节假日前安全教育等主题培训教育大会20余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展学生干部培训班14期,抓好学生干部会议的点滴时间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渗透工作理念,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借助“养成教育”基础优势
打造改变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载体
1.筑牢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体系框架。
学院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分层次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论证会,听取学生干部对于方案的评价和意见。启动一年级“蓝图计划”;二年级、三年级 “提升计划”;毕业年级“启航计划”三项学生阶段性成长导航工程。学院根据“辅导员+”工作室将好习惯养成的抓手项目汇总成44项,并按照时间安排有序推进开展。9月26日,学院召开了2019级新生“养成教育”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养成教育”工作,目前陆陆续续的开展了十几项养成好习惯的抓手活动。
2.坚持持续跟踪和定期反馈效果。
学院建立了“养成教育”抓手项目思维导图,用更直观的图示方式来展示养成教育的运行方式和教育阶段性工作内容。“辅导员+”工作室为2019级学生制定“养成教育个人档案”456份,由学生本人定期填写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及下一步个人努力方向。将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四晚上作为“养成教育互助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本年度开展了两期“互助日”活动,活动已取得初步效果,在新生同学中反响良好。
四、不断将"学习筑梦""青年大学习"行动在学院引向深入,促进良好风气形成
1.大力推进“学习筑梦”“青年大学习”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学院于2019年10月16日成立了第二届“学习筑梦”微课堂宣讲团,成员依托19级新生的教室和寝室作为宣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晚自习的前10分钟时间和寝室的日常时间,将微课堂主动送到新生身边,给新生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做到“两宣讲、三走进”,面向19级新生开展“微”课堂宣讲活动70余场。同时学生党员按照责任区划分包保寝室,以“微课堂”的形式走进19级新生寝室,与新生面对面的进行思想交流,实行每周报告制度,抓好思想引领。
2.构建了党团共建“五带同行”的新模式。
学院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文件,把共青团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之中,通过建设好“辅导员+党建”工作室和“辅导员+团建”工作室,构建党团共建“五带同行”的新模式。学院于2019年7月17日召开了“五带同行”党团共建活动的启动仪式,并与先后获得过全国文明村镇、吉林省委组织部授予“五星级党组织”的吉家村开展党团共建教育实践基地的结对共建工作。
五、开展特色品牌活动
创建优秀校园文化
1.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
开展“流浪多肉”植树节活动、“绽放青春,展现芳华”女生节活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清明节缅怀先烈活动、“学海无涯,诗词永传”诗词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文化自信。
2.打造学院品牌特色活动。
以“层次渐进、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覆盖广泛”为原则,结合学院学生实际,提升活动的人文内涵,努力打造学院文化品牌。本年度组织开展活动近百项,其中逐步形成了有学院自己特色的品牌活动,比如:“第二届IT文化周”活动、“模拟法庭”、第七届“寝室教室文化节”、第二届“精神存笔笺、墨香长工程-好笔记、好作业”展评、新生杯篮球赛、第二届消防安全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活动的影响力和效果均凸显,报道材料在校级和省级以上的平台予以刊载。
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暑假组织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了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镇吉家村和哈里村,为当地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为贫困户带去问候与温暖;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在“三下乡”活动评比中获得全校第二的成绩。
学院组织开展了“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共签订“长春市南关区童雅幼儿园”“与光同行幼儿园”“长春市朝阳区清和街道青云社区”“布海镇哈里村”“布海镇吉家村”“丹阳社区”“科技花园社区”等7个基地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学院晨曦志愿者以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了“重阳节”看望孤寡老人、“雷锋月”雷锋与我同行、“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植树节”流量多肉领养、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感恩节”你的祝福我来送、“艾滋病日”红丝带活动、“世界志愿者日”素质拓展活动等系列活动。
作者简介:
姜虹伊,女,硕士,助教,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辅导员。2017年10月参加工作至今,以第一作者发表省级论文2篇,参与省级项目一项。“辅导员+就业”工作室、“辅导员+团建”工作室负责人,现担任软件工程学生党支部书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