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匠心培育工程人才—李伟娜教学团队荣获省教创赛二等奖
近日,“超星杯”第五届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建设工程学院李伟娜教学团队凭借《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的创新实践,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二等奖。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团队在教学改革中的深耕细作,更展现了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蓬勃生命力。
创新教学模式,破解工程教育痛点
针对传统教学中跨学科知识整合难、实践转化断层、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不足等痛点,团队以“学生中心、产教融合、数智赋能”为理念,构建“数智双驱・四维推进”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图谱串联跨学科内容;借助虚拟仿真平台与VR技术还原高危场景;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推动质量验收等知识迁移。“知、能、虚、实”四维推进打破了理论与实践壁垒。
深化产教融合,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团队深挖企业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与前沿技术,“地基基础质量验收”模块融入轻型动力触探模拟与工程良知教育;“主体结构验收”引入无人机巡检与BIM模型交付,渗透规范敬畏与数据诚信理念。依托广联达数字管理平台等工具智能生成虚拟试验报告,推动学生从“知识接收”向“能力创造”跃升。
多维评价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团队构建“三方协同・德能精评”评价体系,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专业点评、企业导师实战评估形成全程跟踪闭环。学习通AI与数字平台采集的行为数据为评价提供量化支撑,考核延伸至权责意识、工程伦理等职业素养。实施以来,学生成绩优良率显著提升,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率持续保持90%以上,获校企双重认可。
成果辐射引领,彰显示范价值
团队近年发表5篇北大核心论文,主持7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获评吉林省优质线上资源、校企共建一流课程、标杆课程等多项荣誉。创新模式在多所兄弟院校产生辐射效应,为工程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与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从课堂到工地,从理论到实战,李伟娜教学团队用匠心勾勒出工程教育的创新图景。在智能建造的时代浪潮中,他们将继续以数智为翼,推动更多学子在工程实践中绽放光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