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大珩精神,逐梦纳米世界”

2021-01-19 12:10:47

“传承大珩精神,逐梦纳米世界”主题党日活动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工作特色案例

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党支部

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教师党支部(以下简称“中心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依托科研团队及其所在科研机构成立的党支部,现有党员1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近年来,中心在纳米测量、机器人纳米操纵与激光纳米制造以及培养国际型优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心党支部一直注重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有感染力、触及灵魂的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提升党员党性意识,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传承大珩精神,逐梦纳米世界”主题党日活动已成为中心党支部的特色品牌活动,入选学校精品主题党日活动。

一、背景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中心党支部团队聚焦国家纳米技术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承担欧盟第七框架和地平线2020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30余项,获建“跨尺度微纳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激励大家积极投身科技报国、教育报国,中心党支部立足自身实际,开展了“传承大珩精神,逐梦纳米世界”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一述二讲三交流”的形式,组织党员学先进、当先进,把感悟、感动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岗位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

  • 主要做法

(一)述生平、学精神

每年清明期间,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都会向位于学校东校区的王大珩塑像敬献花篮。在王大珩先生的塑像前,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翁占坤教授向大家讲述了王大珩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对祖国科教事业的卓越贡献。他讲到,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大珩先生历经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技建设和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从负笈英伦留学,到放弃攻读博士学位投身新型光学玻璃的开发研制,从参与创建大连理工大学到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从“两弹一星”到“863计划”,王大珩先生用一生的付出践行着自己的科教报国梦。通过支部书记具体细致的讲述,全体党员在重温王大珩先生事迹的过程中,深刻感知了先生敢为人先的探索创新精神、永无止境的终生学习精神、追求真理的严谨务实精神、严以律己的谦虚谨慎精神、胸怀博大的爱民如子精神、赤子丹心的爱国敬业精神,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二)讲党课、强信念

中心主任、老党员王作斌教授在现场讲主题党课。他深情地说,“王大珩先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历尽艰辛回到祖国,献身科研事业,始终激励着我,这也是我响应祖国号召返回母校的源动力。希望大珩精神能够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激情,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不负祖国培养,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尽一份力。”现场党课形式生动,让支部党员触景生情,对王大珩、黄大年等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感受得更加深刻。老党员宋正勋深有感触地说,“王大珩先生是我们理工人的楷模,他的精神和情怀是长春理工大学的财富。每次从王老的塑像前走过,都能感觉到他始终在注视着学校的发展。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践行大珩精神,努力向我们身边的‘黄大年’——王作斌教授学习,埋头教学科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深交流、添动力

中心党支部党员结合工作实际,展开讨论,畅谈感悟,纷纷表示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和思想碰撞,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青年教师党员王璐感慨,自己在攻读光学专业研究生期间,就深深膜拜王大珩先生在光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受先生精神的激励,一直不敢停下脚步。今后,一定倍加努力投身科研工作,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党支部书记翁占坤表示,缅怀大珩先生、学习践行大珩精神,过去和未来都是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他勉励青年教师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教育报国、科技报国的事业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汪大贺指出,弘扬大珩精神,就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希望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下,在王作斌教授的带领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铸就新时代的国家脊梁。

三、经验启示

该主题党日活动,将缅怀老校长王大珩先生、学习大珩精神与激励教师党员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有机融合,将学习延伸为现场教学和交流研讨,创新了活动形式,丰富了学习内容,使全体党员在现场体验浸入式的教育形式中受到精神触动,提高了党性修养,进一步强化、扩展和延伸了主题党日的后续效应。

一是注重“三个结合”是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的关键抓手。在主题党日活动中,注重“三个结合”,即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与加强党支部日常建设结合,与推动中心工作结合,是主题党日活动受欢迎、有实效、聚人气的重要原因。中心党支部立足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这一平台,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支部日常建设,推动中心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党支部荣获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称号,支部党员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吉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二是整合用好教育资源是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的有力支撑。要使主题党日活动更有思想、更有党味、更有色彩,就需要活动阵地和党建资源的支撑,需要红色元素和红色教育的融入。在为国防现代化事业服务中,长春理工大学积淀形成了厚重的军工文化底蕴,构建完善了军工文化教育体系,从“老兵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大珩精神,再到王作斌、向阳等理工人身边的榜样,这些都是宝贵的党建教育资源。整合用好学校的文化优势、人才优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能真正让支部“活”起来,让党员“动”起来,让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亮”起来。

三是持之以恒、形成传统是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心党支部每年清明都要举办一次缅怀王大珩先生的主题党日活动,已形成了定期开展的优良传统。通过持续开展这一主题党日活动,在“常”字上下功夫,不断用大珩精神烛照后人心灵世界,不断巩固强化支部党员的爱国爱党情怀,使其成为锤炼党性、坚定信仰、提高觉悟的大熔炉,有力推动了党建和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实现了活动常态化、成果长效化。

中心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助推了党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加强了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助力学校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心党支部一直注重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已成为中心党支部的特色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