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经验交流,4月29日下午14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举办了2020年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本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张静主持。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成员担任评委。参加本次竞赛的选手都是学院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院全体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观摩了比赛。
讲课竞赛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每位参赛教师限时20分钟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参赛教师围绕各自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采。
雷冬艳老师以西南联大西迁之旅的过程和意义作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抗日战争史上那段可歌可泣的抗争史,阐释了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内迁大学的“世界胸怀”和“中华情结”;向丽娟老师以“长征精神”为主题,从长征的历史回顾、长征胜利的意义、长征精神的实质和传承等几个方面,为大家细致还原了波澜壮阔的长征历程;官芯如老师以“什么是资本”这一问题进行导入,引导大家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内涵;王丽茹老师以“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为主题,将抗疫中涌现的典型事例融入课堂,让听众们直观地理解了“中国精神的重要性”、“中国精神的构成内容”、“中国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等重要知识点;邓若玉老师则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引入,分析了民主绝对化、民主简单化观点的片面性;罗芳芳老师从政治、经济和科技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陶春燕老师借“疫情全球化对逆经济全球化发挥了什么作用?”、“疫情全球化是逆经济全球化的深层次原因吗?”、“有没有其他力量在推进逆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步步深入,用丰富的数据和案例逐步揭示了逆经济全球化的发生原因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宋新建老师则以“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战胜疫情的启示”为题,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三大原则:尊重自然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的基本原则、保护自然的重要责任;毛莉姝老师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入手,通过对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的讲解,阐述了世界变局之因、变局孕育之机、中国角色之变,启发大学生理解自身与国家和时代的关联,以及在新时代应扮演的新角色;汪希老师通过讲述“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等知识点,旁征博引地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历史文化基因,解析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深层原因。参赛教师们各展风采,赢得了观摩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评委对本次比赛也进行精彩点评,一致认为,参赛的教师在赛前都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语言仪态上得体大方,在精神状态上积极向上,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展现出了较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希望青年教师们通过这次比赛改进不足,继续提升自己。
新年伊始,一场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国,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关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落实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同心聚力战疫情,危难之时显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秉持理论新、方式方法新、教学载体新的思路,结合疫情防控课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教学模式,及时将疫情防控的素材转化为深刻鲜活的教学内容,将“抗疫思政课”作为检验和提升教学能力的磨刀石,深耕细作、精心组织、发展创新,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引领学生在战“疫”中成长,充分彰显思政课教师在战疫时期的本色与担当。
高校思政课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使教师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改进和提升教学能力,有利于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