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座谈

2021-11-24 14:14:03 向丽娟

  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了解教学运行状况,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10日下午1:30在允明楼1128教室开展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何玲院长、学校质评办督导张春、教务处刘艳、学院粟深蓉、毛莉姝、王志伟、向丽娟等老师以及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各专业学生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王志伟老师主持。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覆盖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所有专业。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本次座谈会邀请每个专业一名同学代表参加。同学们带着全班同学的想法,准时到达会场,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隔座而坐。

会上,同学们就本专业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积极交流发言,比如19级经管互联网金融的学生提问:“《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与初高中的思想道德课有什么区别?”21级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提问:“刚来大学,刚接触思政课,发现老师讲的与课本有差距,应该怎么学习?”19级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提问:“学习了这么多思政课,如何将其精神应用于实际,发挥实际作用?”19级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问:“形势与政策课是不是比较缺老师?大班教学课堂纪律不好,老师讲得好但是学生接收不太好。”……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各教研室的任课老师们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会议最后,何玲院长进行了总结,她首先感谢了今天来参加座谈会的同学和老师们,其次,她认为本次座谈会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加深师生之间彼此了解的机会。就像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中说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老师的更加优秀与成熟也离不开学生的反馈。教学相长,师生之间需要彼此共同的支持和努力,才会实现共同进步。第三,何玲院长希望各教研室能够认真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在今后的教研活动、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成长中,多关注学生的需要,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次半期教学座谈会的召开,给同学们提供了排疑解惑的平台,也加深了学院教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下一阶段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撰稿人:向丽娟;审稿人:何玲、龚丽萍  


责任编辑:龚丽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10日下午1:30在允明楼1128教室开展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