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院师生收看并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仪式

发布时间:2025-09-12 20:00:10

d38b3fe88b824eea9dc8e2e72730fa83.Jpeg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热切关注大会盛况,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直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汲取奋勇前进的伟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a83d7a688748497cb251ec5442631101.Jpeg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高旭亮:

9月3日,在秋高气爽的时节,举国人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盛大的纪念活动特别是阅兵式使我们深受感染。14年浴血奋战,每一天都浸透着无数先烈的鲜血,每一页都写满了中华儿女的不屈。这段可歌可泣的历程,这份厚重的历史,应当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镌刻进民族的骨血记忆里。阅兵式中展现的人民解放军精神面貌与国防实力,让祖国放心,让人民自豪,我们更加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一名马院思政课教师,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中,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从现实中发掘素材,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将厚重的历史记忆转化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养分,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刘东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讲话 ,深刻阐述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历史意义,为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历史自信、开拓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和根本遵循。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胜利的最好传承,就是走向新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始终坚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发挥好四川省骨干马院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推动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聚焦马院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雷虹艳:

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鹰翱翔,2025年9月3日的这场盛大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让观者在震撼与感动中思考过去、现在与未来。观看阅兵式后,我深深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以抗战先烈为榜样,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抗战烽火到伟大复兴,从救亡图存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的抗战精神,必将如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苏森森:

当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号角在天安门广场吹响,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与昂扬的士气,瞬间将我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让我对“初心”与“使命”有了更深层的思考。80年前,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牺牲换来了民族独立。阅兵式上,观礼的抗战老兵虽已白发苍苍,却依旧挺直脊梁,他们眼中的坚毅,是对“不屈不挠”民族精神最生动的诠释。装备方阵的亮相,彰显着今日中国的强大实力,但这强大从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守护和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要把抗战故事讲进课堂,让青年学子从历史中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更读懂“团结奋斗”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 马飞:

铁甲生辉,战鹰翱翔,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国防盛典,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全民思政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深感震撼,更觉责任重大。阅兵场上,承载着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抗战部队血脉的荣誉战旗,与首次亮相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同框,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这条艰辛而辉煌的强军之路,生动诠释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深刻道理。

抗战先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份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熠熠生辉。

身为思政教师,我更加坚定了铸魂育人的使命:要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生动、深刻地融入教学,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 吴娟:

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声,是历史回响,也是时代强音,震撼着每一位观者的心灵,更启迪着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九月三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庄严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先进的装备,不仅彰显国威军威,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政大课”。

阅兵式上,徒步方队“一老一新”的组合方式,生动展现了精神的赓续与初心的传承。从抗战时期“小米加步枪”的艰难抗争,到如今100%国产化的大国重器列阵,这不仅是国防实力的飞跃,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动诠释。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无数平凡人用“小我”的牺牲成就了民族的“大我”;如今,我们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培养其担当意识。我将把阅兵所彰显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融入课堂教学,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奋发有为,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 祝颖: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我在网络上观看这一盛大场景时,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感慨。

看着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回顾历史,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最后8万和平鸽的放飞,也深刻的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在这个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 郑金川:

观看完气势磅礴的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仪式,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二学生,我深受震撼与教育。整齐划一的方阵、自主研发的尖端装备,展现的是国家实力的飞跃,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

这场阅兵让我从专业视角有了更深层的思考。它不仅是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历史记忆的强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八十年前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教材。先烈们用生命诠释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与英雄气概,构筑了我们理想信念的基石。

作为未来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我们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刻解读历史背后的精神密码,将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我将努力把这份震撼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和未来教学的热情,致力于将伟大的抗战精神有效转化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宝贵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责任编辑:应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全院师生观看阅兵仪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