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院学子:青春在抗疫一线闪光

2020-04-13 18:07:25 黄思琪

自新冠肺炎的战疫打响以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勇担使命、克服困难,他们身处各地却心系疫情,他们主动走上防控一线,愿以一己之力,为抗疫尽微薄力量。 

来自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黄新程,是一名退伍的大二学生。家住福建的他,虽不在疫情重灾区,但村干部提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退伍军人支持时,他毫不犹豫,在1月27日便上岗工作。被安排在进村道路最大设卡点工作的他,拦截、询问、测量体温成为了他的主要工作。工作需要三班倒,每当深夜值班时,他总会想起曾当兵站岗的日子,部队的点滴回忆让他在抗疫工作中更有斗志。当前由于复产复工,他所值守的卡点已经解除,他希望疫情也能早点结束。


黄新程同学在抗疫一线.png

黄新程同学在抗疫一线

     就读于信息工程学院计科61703班的许晴,从2月10日就成为了抗疫的青年志愿者。她说:“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每周,她需要3次协助村干部做好村民和车辆的出入管控工作,对每一个进出村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让她觉得高兴的是,在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协助下,村民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如今能积极配合防控工作,而且村民们的疫情防控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同样是信息工程学院计科专业的孙凯杰,是一名大一学生,他也在孝感报名参加了村中的疫情防控工作。1月22日,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主动找到安陆市赵棚镇兴农村村委会,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早上8点,他就全副武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村民排查、体温检测、路口驻守、派送生活物资,每天他都和村委会、志愿者们做着这些工作。值得骄傲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至今未有一人感染。

作为学院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的郑顺涛,目前就读于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油工61702班。寒假返乡后,他一直想为抗疫做些什么。想到自己的专业此时派不上用场,一直待在家中又心里不踏实,当他2月3日听说村中需要统计从湖北返乡的大学生情况时,已解除隔离期的他主动要求承担这份工作。由于村中封路,信息采集只能以电话方式进行,看似只用统计十几个大学生的信息,但要具体到每人每天的行程,工作量也并不小。尤其村委提供的联系方式均为学生的父母,遇到不支持工作的父母,他还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解释,这份统计工作,他用了一天才完成。次日起,他又走上疫情防控卡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挂横幅、值班、登记信息,他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工院志愿者的责任和担当。


郑顺涛同学在抗疫一线.png

郑顺涛同学在抗疫一线

     与郑顺涛同专业的马迪,正在读大二。因返乡前去过武汉,他成了当地社区、防疫局的关注对象,相继去电询问其身体情况,为此他自行在家隔离14天。隔离期间,他还用自己的奖学金、零用钱购买了两箱口罩和两箱酒精,想为家乡防控出份力。1月28日,他收到了防疫中心下发的《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两天后他便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了社区的防疫工作中,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到户排查,走访各家各户居民,询问居民的身体情况,做好信息核实工作。马迪觉得,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尤其还是在湖北读书的大学生,虽不能驰援湖北,但能为家乡出份力也是好的。

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机械61802班的黄德虎,从2月1日起一直守护在村口关卡。他觉得身为共青团员,就应该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做好带头作用。在村委会的统一安排下,他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半,一直要在村口值守,对外来车辆进行登记,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虽然工作时间很长,但他并不觉得累,因为他和其他人一样,心怀“战胜疫情”的信念。


黄德虎同学在抗疫一线.png

黄德虎同学在抗疫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虽然疫情趋势正一切向好,但形势仍然严峻。在这场“战疫持久战”中,工院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以身体力行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魏科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自新冠肺炎的战疫打响以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勇担使命、克服困难,他们身处各地却心系疫情。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