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风采展示 —湘菜学院烹饪专业成为云南高职院校专业综合评价对标专业
2025年5月20日,云安产业学院一行到访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围绕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建设开展专项学习交流活动。作为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评价的对标专业,湘菜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智慧实训室建设、专业美育实践等领域的经验分享,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活动由湘菜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蒋彦主任主持,双方就专业发展路径、产教融合模式及育人创新实践展开深度探讨。
图片1 学习交流会现场
一、人才培养方案: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交流会上,段辉煌老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重点介绍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他指出,湘菜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传承湘菜文化”为宗旨,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工学交替递进”的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特色:围绕湘菜技艺传承与现代化餐饮需求,设置《湘菜制作工艺》《现代厨房管理》《饮食营养与配餐》等核心课程,融入非遗技艺传承人进课堂、企业导师制等模块。
产教融合模式:与冰火楼、徐记海鲜、松子餐饮等知名企业共建“订单班”,实施“校内实训—企业轮岗—顶岗实习”三段式培养路径,确保学生技能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双导师制创新:通过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技能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0余项,就业率达98%。
段辉煌强调:“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紧跟产业升级,既扎根传统,又拥抱科技,才能为行业输送‘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二、智慧实训室建设:数字化赋能烹饪教育新生态
杨子健老师以“智慧厨房”实训室为例,分享了烹饪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创新经验。湘菜学院依托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打造了集“教学、实训、研发、展示”于一体的智慧化实训平台。
智能化设备集成:引入VR虚拟仿真烹饪系统、物联网智能灶具、AI菜品评价系统等设备,学生可通过模拟操作掌握火候控制、营养配比等核心技能。
数据驱动教学:利用智慧平台实时采集学生操作数据,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教师可精准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分析学生实践训练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强化训练。
校企协同研发:与餐饮科技企业合作开发“湘菜标准化教学资源库”,涵盖200余道经典湘菜的3D工艺分解视频,助力技艺传承数字化。
杨子健表示:“智慧实训室不仅是技能训练场,更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我们正探索‘虚拟工厂’与‘实体厨房’的深度融合,推动烹饪教育向数字化、标准化转型。”
三、专业美育实践:以文化浸润提升职业素养
李颖老师从美育与专业融合的角度,介绍了湘菜学院“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特色实践。
课程美育渗透:在《烹饪美学》《宴席设计》等课程中融入湖湘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器皿选择到摆盘设计,体现“湘菜之美”。
主题活动赋能:定期举办“湘菜文化节”“非遗技艺工坊”等活动,邀请湘绣、醴陵瓷艺传承人跨界授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
李颖总结:“烹饪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表达。通过美育与专业的深度融合,我们培养的是‘有匠心、有品位、有情怀’的新时代餐饮人。”
四、蒋彦主任:以党建引领专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主持人蒋彦主任回顾了湘菜学院的发展历程。作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她强调:“党建引领是专业建设的‘红色引擎’。”
发展历程:从2013年建院时的单一技能培训,到如今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烹饪实训基地,湘菜学院通过“党建+专业”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未来规划:蒋彦提出,下一步将深化“一带一路”湘菜文化国际推广,建设高水平的湘菜培训中心和菜品研发中心,并探索“健康湘菜研发”“绿色餐饮”等新兴方向,持续提升专业竞争力。
云安产业学院代表表示,此次交流为云南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建设提供了“湘菜经验”,未来将借鉴“智慧实训+文化美育+产教融合”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滇菜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
图片2 与云安产业学院一行留影合照
湘菜学院作为“双带头人”党建引领的示范点,以此次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彰显了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升级、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的使命担当,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