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企业管理经验于课堂教学 夙兴夜寐开新课 谨守初心谱新篇

2021-11-16 20:33:02 陈功

导语:“双师”比例与“双师”素质是衡量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适配性。企业工程师、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如何企业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从“用”到“教”、从绩效导向到育人导向转变却是需要亲身探索与实践的课题。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机电党支部陈功博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下面是陈博士自述的开新课的经历分享。

正文:

作为2020年底刚入职的新教师,我一直怀着忐忑的心情,虽然有很多外企、民企和上市公司的工作经验,但是担心讲的不好,学生不喜欢。好在很多老师提供了帮助。2021年初,接到学校安排,拟让我讲授《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是新开的课程,目标对象是机器人专业接近毕业的18级高职生。

没有授课计划可以参考,没有PPT可以借鉴,甚至连教材也不知道用什么,是个全新的挑战。但是结合目标对象的专业情况,和对企业应用的精确理解,我立刻就去学校图书馆找适合这门课、适合这批学生的教材。虽然找到了一些项目管理的书籍,但是大多偏向软件项目管理,和建筑监理管理项目类的书籍,不适合我们机器人专业的学生。也有一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类的技术书籍,但这门课又不是纯讲技术理论的。如何找到一本适合我们机器人专业的学生,能让他们提高管理能力、管理思路,以后到了企业能快速上手,跟项目团队合作,甚至走上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的领导岗位,这个方向的教材还是很窄的。

于是我扩大了搜索范围,书店、网络,最终找到一本相对适合的教材,并且利用业余时间消化、梳理了全部内容,将所有课本涉及知识进行提炼,与机器人专业结合、与时代结合、与行业目前现状结合,整理成了6个单元,形成了所有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以及每个单元的设计,也贯彻了难易度曲线和思政标准。让他们清楚世事,而不世故。这个过程经历很多不眠的夜晚,但是经过机器人182一个班的完整讲授,看到他们从另一个高度看待项目、看待自己的性格和职业生涯、看待以后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我觉得很值得。

虚拟仿真.jpg  

虚拟仿真

机器人工作站.jpg

机器人工作站

项目设置.png

整体设计项目设置


责任编辑:涂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融企业管理经验于课堂教学 夙兴夜寐开新课 谨守初心谱新篇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