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开展“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

2024-08-11 15:58:04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号召,东林学子成立“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开展公益性科普实践活动,旨在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本期“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内容涵盖科普宣讲、实验操作、手工制作及心理辅导等各个方面,以公益形式面向社会层面招生。小水滴公益课堂团队在东北林业大学团委、生命科学学院团委的指导下连续八年于校内外开展实践活动,相关事迹获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哈尔滨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累计报道五十余次,团队获得“第八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梁希科普奖”、中国大学生在线2022社会实践成果实践风采类优秀作品和中国青年报社2023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项目优秀”和“视频优秀”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团队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更专业的科普与素质拓展课程,传承“东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7月18日,在公益课堂启动仪式上,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祝胜男、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侯利军分别致辞,为学员们送上了殷切的期望和诚挚的祝福,仪式由团队指导教师丁晓萌主持。实践团队队长戴慧洁、副队长石佳旭、邢皓淼以及小水滴公益课堂的学员和家长们共同参与并见证了这一时刻。

本期课堂以小班教学的模式开展,设置“丹青班”、“锦绣班”两个班次,吸引了40余位6-13岁小朋友报名参与。课堂共设七门课程,包括《初始酸碱性》、《超级空气炮》、《小水果大能量》、《植物喝水的秘密》、《空气世界历险记》、《手工DIY一起创“皂”》和《叶脉书签》,课程内容精彩纷呈。此外,团队还特别开设了《亲子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旨在为家长与孩子搭建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在为期四天的精彩活动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探索了科学的奥秘。他们不仅认识了物质的酸碱性质,还亲手制作了酸碱指示剂,感受了化学世界的奇妙变化;通过“空气炮”的强劲威力体验,直观理解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掌握了水果发电的神奇原理,并亲手制作出了超级水果电池,体验了绿色能源的魅力;在观察植物根茎结构的过程中,他们亲眼见证了植物“喝水”的秘密,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了皂化反应的原理,并亲手DIY了香皂,感受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独特性质,深刻领会到了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最后,认识到了物种的丰富性,并亲手制作了叶脉书签,将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喜爱永远珍藏。整个活动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科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亲子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含“一拍即合”、“心心相印”和“并肩作战”等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温馨。通过本次亲子团体辅导,家长与小朋友不仅提升了彼此的默契程度,更进一步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联系,共度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这段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旅程中,讲师与学员们共同见证了知识的力量,灵感的火花,协作的魅力。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情境中感受,在过程中成长,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科学之光。

东林的学子们通过专项社会实践,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东林学子的脚步从未停歇,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不断诠释着“东林精神”的深刻内涵。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在探索与创造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绽放华彩,谱写新章!

图片1.png

图为小朋友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

图片2.png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叶脉书签

图片3.png

图为丹青班集体合照

图片4.png

图为锦绣班班集体合照

责任编辑:石佳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暂无评论
    “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开展公益性科普实践活动,旨在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小水滴公益党支部在成立于 2013 年 10 月,支部以学院品牌活动“小水滴公益课堂”团队为基础,致力于公益及乡村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