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7日,东北林业大学科技小院师生组建“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团队,奔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开展“政校科普力行+科技赋能振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指导企业产品监测技术升级,开展科技小院植物激素科普讲座活动,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注入青春力量和科技动力。
本次社会实践以党建带团建,本研一体化为特点,由10名本研学生、2名指导教师组成,3名专家教授做全程指导,极大提升了社会实践专业化水平。
科普知识进社区,科技力量促发展
7月7日,团队在红旗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小院植物激素科普讲座暨科普传播进网格”活动,以“小切口”展现“大科学”,将前沿植物激素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堂内容实用、深入浅出的科普课。
活动现场,团队师生化身“科普使者”,从“植物也有生长密码”这一有趣话题切入,将植物激素、乙烯、生长素等五大类激素的作用机制讲得明白透彻。“就像我们人类需要营养和信号指挥生长一样,植物激素就是它们的‘小管家’,调控着开花结果、成熟衰老。”生动形象的讲解,瞬间拉近了科学知识与居民日常生活的距离。
“原来无籽葡萄是植物激素帮忙‘长大’的!以后买菜心里更有底了。”红旗社区居民王阿姨在听完科普讲座后感慨道。
"靶向"赋能蓝莓企业,“产学研”协同破解技术难题
7月8日,为破解企业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团队在百盛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产学研”合作行动。过程中,加格达奇区发改局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团队能更好深入到企业一线,聚焦产品研发实验技术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团队抵达企业后,第一时间深入实验室开启“靶向式”技术指导。在益生菌检验实验环节,团队结合企业实际操作情况,从样本采集的规范流程到实验仪器的精准操作,从数据记录的严谨标准到结果分析的科学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入微的讲解。针对企业在蓝莓颜色比色检测方面的困惑,团队详细阐释了蓝莓果实中色素成分随时间变化的化学原理,帮助企业掌握动态监测蓝莓颜色变化的关键方法。
“这次实践经历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我们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团队中的研究生同学这样说到。
在菌落检测领域,科技小院团队将专业理论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相结合,从培养基原料的精确配比、到灭菌流程的严格把控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同时,针对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有效提升了企业实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探访铁道兵纪念地,让红色基因浸润青春
7月11日,团队前往铁道兵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学习铁道兵精神,感悟英雄事迹,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同学们仔细阅读碑文,学习铁道兵坚韧不拔的红色革命精神,他们战严寒、斗风雪,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壮丽史诗。
深入肃穆的烈士陵园,同学们整齐列队,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鞠躬默哀。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高校资源与地区生产需求精准对接 ,将科研智慧结晶化作社区科普的“生活指南”与企业升级的“精准良方”,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切实增强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真正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