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东北林业大学“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2025年暑期采取“集中授课+常态化授课”相结合的模式,打造“现象导入-头脑风暴-实操深化”三位一体的项目式学习范式。
本次集中授课自7月17日开始,共计4天课程,分上午丹青班和下午锦绣班,小水滴公益课堂今年暑期依然火爆,报名首日,名额即“秒没”,本次招生规模达到了60人。
7月17日,在简单的开班仪式,介绍课程安排以及强调实验室安全后,进行了第一堂课《隐形的神秘世界》。课堂上,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微生物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通过手指微生物培养实验向小朋友们展示了勤洗手的重要性。
7月18日,通过《光的神奇之旅》和《奇妙的声音世界》向小朋友们解释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动手实验后,大家理解了光的色散和声音的传播现象,“创造”出了彩虹,“制作”出了土电话,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7月19日,《指纹的秘密》和《神奇的生命密码DNA》向小朋友们解释了人类生命的奥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生物学角度讲述了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同。《指纹的秘密》中,小和老师教小朋友们如何辨别自己的指纹,并通过实验提取了自己的指纹,《神奇的生命密码DNA》中,小王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生命活动中两种关键物质—DNA和蛋白质,并通过实验提取了香蕉中的DNA。
7月20日,在《看不见的魔法》课堂上,小娜老师用“小精灵”形容身边的静电,通过三组小实验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电荷之间的排斥和吸引现象。
为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团队联合东北林业大学朋辈心理互助中心策划了亲子游戏互动体验课,通过默契问答等环节,锻炼小朋友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团队与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网联盟联合进行林场研学活动,带领小朋友和家长们一同走入东北林业大学林场,学习植物学相关科普知识,在大自然中学习,树立生态保护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下一步,团队将继续与东北林业大学校友会联合,开展为期8周,每周一天的常态化课程,创新“科普+志愿”模式,为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注入青春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