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密码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拓宽关注点 把握着力点 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

发布时间:2020-07-04 15:44:03

  东北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优良传统。2019年,我校“构建‘大思政’格局”典型案例入选中组部编选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为进一步巩固思政工作成果,我校将构建“大思政”格局纳入党委书记年度履职亮点项目。在不断拓展、深化原有课程思政、学科思政、日常思政、文化思政、网络思政五个着力点的基础上,拓宽关注点,增加教师思政新维度,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

  第一,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着力抓好示范课程。推进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同频共振,挖掘各类课程中包含的“真善美”的育人资源。一方面,抓稳抓牢,发挥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育人作用。在全国首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疫情期间,开展思政课系列在线教学活动,重点打造8门思政“云”课程,采掘疫情期间中国精神的“富矿”,实现61个教学班级、4种网络教学平台,8000余名本研学生全覆盖。另一方面,抓准抓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目标,建设318个“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跨学院建设“思政+专业”手牵手教学团队,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共建教学团队,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首批遴选6门课程作为协同共建启动课程,以此为试点将思政之“盐”融于专业之“汤”,有机联动,显隐相补。

  第二,打造学科思政平台,着力拓深育人功能。学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和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深入研究学科中的育人元素,以研促教。一是发挥国家重点马院、“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研究、宣传、阐释的高地作用。疫情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在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重要平台上发表20余篇理论文章,深化抗“疫”理论,彰显制度优势,展现中国力量。二是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统筹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重大思政课题研究。学校汇集相关学科一流专家,深入挖掘学科理论优势和思政资源,先后启动两批共计20项学科思政重大课题培育项目,累计投入200万专项经费,涵盖15个学院及附属中小学。各学科都凸显了独特的学科研究视角,比如心理学科从青少年人生观发展与培养,体育学科从中华体育精神与道德风尚等角度,深化跨学科思政课题研究。

  第三,做实日常思政工作,着力把握分类思想。学校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特点因“势”、因“群”、因“业”、因“材”施教。构建分阶段教育模式,一年级侧重实施适应性和生涯规划教育、典范朋辈教育,二、三年级侧重科研实践教育、成长反思教育,四年级侧重职业理想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构建分类别教育模式,按照学生家庭背景、学科专业、性格特质、就业目标等细分不同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疫情期间,学校在全面掌握25493名学生的健康信息的基础上,特别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心理筛查有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群体等,校院联合开展“点对点”沟通、“一对一”帮扶,组建网格化心理支持服务团队,推出“网络双选”招聘云服务,切实发挥日常思政的育人功能。

  第四,发挥文化思政功能,着力彰显校本文化。我校高度重视精神、理念等文化符号的凝练和宣传,挖掘隐性教育力量,实现以文化人。在大学精神方面,凝练推出“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在办学传统方面,坚持“国家的需要就是东师的办学选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尊重的教育”与“创造的教育”;在师生特质方面,宣扬东师人“信念坚实、知识扎实、为人踏实、作风朴实的“四实”品格。在学校的大力宣传下,文化已然渗透在师生日常行为中,“日用而不觉”,成为前行的精神力量。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大力倡导下,广大师生主动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抗“疫”,如音乐、美术学院的师生创作歌曲、视频、雕塑、画作等致敬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教育学部开展教师教育系列线上培训课程,助力“幼小初高大”教师成长,各学院师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家国情怀、专业精神和德行风范。

  第五,提升网络思政功效,着力实现形神兼备。学校立足正面教育引领,积极提升主流思想在网络上的话语权和引领力。一是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打造全媒体矩阵。统筹推进以学校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为主体的校级官方新媒体平台,以东师青年、东师拾全拾美为代表的学生工作新媒体平台,以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遇见东师”等为代表的网络重点栏目的建设,丰富网络思政传播方式。二是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的传播制高点。学校50名辅导员老师,历经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为身在祖国各地的毕业生们,送上了一场特殊的毕业“云”灯光秀。毕业纪念MV《远方有你》是我校连续十年创新教育形式的重要载体。今年的MV,由覆盖全校22个学院、身处国内外38个地区的287名师生,以“云拍摄”的形式共同录制完成,总浏览量达200余万次,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爱国荣校情怀。

  第六,推进教师思政创新,着力建设师德师风。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强化师范大学在师德师风引领、两代师表共育上的使命担当。一是守底线,制度筑基。通过出台制度规范、编制教师手册、反面案例教育等,使广大教师知悉底线、远离红线。二是树高线,典型引领。以宣传弘扬郑德荣精神为主线,设立全校师德最高荣誉“郑德荣式好老师”称号,并已评选两届;持续开展“荣耀东师、誉满桃李”活动,广泛宣传学校最为资深的九位荣誉教授,克服典型宣传“一阵风”,实现从一个典型到一组群像的深化拓展。三是筑长线,师德养成。通过入职教育、社会实践、学术沙龙、荣休仪式等活动,全程全方位助力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019年,我校作为10家单位之一入选首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我们决心将基地建设为集研究、培训、监测于一体的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国家师德师风建设智库。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我将继续抓实抓好亮点项目,创新体制机制,凝聚资源力量,培育载体平台,深化内涵实质,不断深化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取得新成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不断拓展、深化原有课程思政、学科思政、日常思政、文化思政、网络思政五个着力点的基础上,拓宽关注点,增加教师思政新维度。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