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搭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平台,2025年5月27日,“同生论坛” 第二期学术交流讲座在生命科学学院525教室成功举办。
本期论坛以“海洋生物多样性、地质和环境” 为主题,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兼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肖鹏院长、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部副主任宋彩凤副研究员、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主任张均龙研究员、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秀通研究员、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马小川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开展学术分享。
报告会现场,专家团队围绕海洋科学前沿领域带来了三场精彩报告:

张均龙老师进行主题报告
张均龙老师以“跟着博物学去探海”为题,结合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系统阐述了海洋生物分类、演化与生态保护的科学价值。同时张均龙老师提出团队在深海生物新物种发现及生物地理演化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分类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入侵物种防控及深海生命起源研究中的基础作用。
马小川老师聚焦“拆解海底盲盒”,解析了深海地质与环境奥秘,在报告中展示了团队通过深海热液/冷泉系统原位探测、地幔柱与非地幔柱成因海山研究,揭示了板块构造与生物演化的深层关联。

王秀通老师进行主题报告
王秀通老师作“让海洋远离腐蚀”主题报告,针对海洋工程材料腐蚀难题,展示了实验室在复层矿脂包覆技术、光电阴极保护技术及微生物腐蚀机制研究中的创新成果。
报告中,专家们通过案例分析与科研数据,展现了海洋研究所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实力,包括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及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并强调了“信息-化学-生物-医学-环境”跨学科融合的研究特色。

肖鹏院长进行学科介绍
肖鹏老师进行了以“走进海洋科学”为题的系统介绍,分别对海洋的意义、海洋科学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海洋科学在引领性、前瞻性创新实践方面所获成就。

老师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同生论坛”作为生命科学学院打造的学术交流品牌,始终致力于汇聚学科资源、促进思想碰撞。本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来访,不仅为师生打开了海洋科学的窗口,也为双方在科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奠定了基础。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论坛平台,推动跨学科交流与产学研融合,助力学生在更广阔的学术领域中探索创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