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外文学院的蔡铭珂。和屏幕前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也是一名90后。有人说,“看着我们,满怀羡慕”;也有人给我们贴上“垮掉一代”的标签。后浪奔涌而来,潮水声中,夹杂着争议。其实,作为90后,我们渴望着独立、成长,也渴望着被承认。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成长,似乎只在一夜之间。
除夕夜,一档来不及正式彩排的情景朗诵《爱是桥梁》登上春晚舞台。朗诵者身后的大屏幕,这个脸上有着明显口罩勒痕的“90后”护士名叫汪俊,接受采访时她刚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直到她上了春晚的那一刻,父母才知道没有回家过年的汪俊冲锋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这一夜,还有许多90后选择了“逆行”。海军军医大学紧急抽调组成的援鄂医疗队150名队员中,就有43名90后女生,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
这是一双22岁感染科护士的手,原本应该是白净、细腻的手,因为在隔离病房长时间接触消毒水和滑石粉,裂开了密密麻麻的小口子,变得伤痕累累。这是一名24岁的社区医生,她骑行了四天三夜,近300公里,从老家荆州市辗转返回工作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医院。这是一名29岁的年轻医生,他推迟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动请缨上前线,坚守隔离病区近一个月,却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职。他们,是“90后”小哥哥,也是身披“战袍”的抗疫斗士;她们是“90后”萌妹子,更是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抗疫逆行,正是“90后”的青春模样。据统计,在4.2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近1/3是“90后”。他们不畏生死、不惧挑战,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平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所写,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除了医务工作者,社区战线、科技战线…还有许许多多90后在战斗着,他们担当了交通枢纽“协管员”、群众心理“疏导员”、社区“防控员”……在我身边就有着这样一群“90后”,他们接听一个个心理咨询热线,传递疫情之下心与心的关怀;讲解一节节在线志愿辅导课,帮助一线战疫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协助一个个人员出入登记、一户户防疫排查,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我也和同学联系到一线抗疫人员家庭,为那些来不及被照顾的孩子们提供在线家教和心理疏导。虽然我不能治病救人,但却可以尽我所能尽一份力!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面对疫情,青年人的每一声“我上!我可以!”都汇聚成战疫中一股昂扬向上、冲破黑暗的青春力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让我们以青春之力,在战“疫”中筑起一道道青春长城,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无悔绽放!
谢谢大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