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大对“三区三州”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2020年“国培计划”示范项目安排,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三家国家级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三家培训中心”)于8月11日至25日,在云南省大理市举办了怒江州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专项培训,并由大理大学提供培训服务支持。
大理大学副校长褚远辉、教育部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执行秘书长黄贵珍、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垒、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余凯、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缴润凯、大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段蓉霖,来自怒江州和大理州共180位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以及三家培训中心的班主任团队共同参加了开班典礼。
集体合影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褚远辉代表大理大学表达了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感谢,并对参训学员提出相关要求。代蕊华代表“三家培训中心”发言。开班仪式后,黄贵珍为全体学员作了题为“新时代校长的责任使命与担当”的专题讲座。当天下午,余凯为参训学员作了题为“做一个情感丰富的教育工作者”的主题报告,并对学员进行了进一步动员。
开班仪式
8月13日下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前往大理大学下关校区看望参训学员并作题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的主旨报告。他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将新时代的新要求贯穿始终,引导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主动破解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养改革、培训体系建设、管理综合改革、教育脱贫攻坚、保障机制完善、尊师风尚弘扬等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重振师道尊严,让更多的老师致力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真正开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中狠抓落实,做出新贡献、实现新作为。全面提高中小学、乡村学校、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的质量,培养造就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作主旨报告
在随后近两周的时间里,三家培训中心分别完成了各自承担的项目。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对此次培训高度重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专家、小学中心培养基地第二期全国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校长及其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云南省内知名校长及全国乡村家庭教育指导专家代表等为学员授课。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怒江州教育帮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保障。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党委副书记阚维、副部长李芒、副部长王晨等分别从教师行为规范的回顾与展望、运用变易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新时代学校教育创新实然性分析、西方教育家的故事等方面讲授和分享,使参训学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小学中心培养基地第二期全国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校长及其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为怒江州教育帮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保障。领航校长肖方明、余卫、闫华英及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从自身的成长经历讲起,把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治校方法娓娓道来,为校长们提升校长领导力及理清办学思路明确了方向。
党的十九大代表、京外知名校长杨琼英不忘初心、率先垂范,向怒江州的教育同仁传递教育者的使命。扎根乡村的杨其山校长,有着丰富农村学校管理经验,接地气,易借鉴,使得参训学员倍感亲切,豁然开朗,他们纷纷表示,回去之后尽快把好的经验做法用于学校实践创新。
参训学员非常珍惜本次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各项培训纪律,认真学习课程内容,对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熏陶,感悟颇多、收获颇丰。
8月24日,培训班举行了结业典礼。结业典礼上,施克灿作了总结讲话,他对大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本次研修提供的支持与保障表示感谢,对参训学员提出四点殷切期望:第一,学以致用,把本次学到的理论知识、实践策略运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第二,追求奉献,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校长之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第三,与时俱进,要跟得上时代发展,不断学习、了解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第四,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管理理论,增强实践智慧,提升管理能力。
本次怒江州小学校长专项培训班是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扶贫工作的一部分。接下来,中心将持续开展对怒江州的系列帮扶活动,具体包括开放相关在线平台,提供在线公益培训资源;每年遴选5-6名怒江小学校长进入校长研修班跟班学习,为怒江州培养种子校长;联合中国知网,推动“网上学校”结对工作,建立北京-怒江两地小学网络对话机制;邀请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历届学员志愿者深入怒江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教研等,分阶段、有步骤地引领怒江州教育干部和教师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助力怒江州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