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课的实践

2021-08-09 16:23:09 中国民族报 北师大党委

北京师范大学郑师渠教授,最近从“00后”学生那里,学到一个网络流行词:“硬核”。

这个含有“很厉害”“与众不同”之意的词,被学生用来形容郑师渠参与主讲的通识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春季学期,北师大及其对口支援的青海师范大学的150余名本科生,共同接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硬核”教育。

这门特殊的课程,是北师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立足深厚的历史学科积淀,通过教育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

硬核之“核”,正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提出以来,理论层面已积累了很多有益探讨,实践层面还有待探索。北师大围绕主线,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开设通识课,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一步。

精耕·史学沃土发新芽

今年春季开学,北师大历史学院大二学生马轩在公选课系统选课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名称让他眼前一亮。

“这个主题很新颖啊。”点开授课教师名单,马轩惊讶于教学阵容的“豪华”:除了他熟悉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瞿林东、郑师渠、晁福林等全国知名的历史学名宿也赫然在列!他们都已年逾古稀,即便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也很难当面聆听他们的教诲。

马轩毫不犹豫地点击了选课按钮。和他同时选这门课的,还有北师大20多个不同专业的82名本科生,以及在线听课的青师大69名本科生。

为什么要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课程,还派出如此强大的教师阵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重要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一直是包括北师大学人在内的几代学者上下求索的课题。

与陈寅恪并称“史学二陈”的北师大老校长陈垣,提出“不研究氏族学,不知中华民族之大也”,在其代表作《元西域人华化考》里考察了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交往交融。执教于北师大的历史学家王桐龄,在其传世之作《中国民族史》中,大量描述中国“民族之混合及发展事迹”,堪称“中国民族交往史”。

在北师大执教达半个世纪的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更是研究中华民族史、各民族关系史的知名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他鲜明提出“各民族共同努力,不断地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由他任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中,导论第一章即“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奠定了这部史学界扛鼎之作的基调。

这些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前辈大家,对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凌辱、亡国灭种的危机有切肤之痛,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促成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史研究的学术自觉。

木铎金声,奋楫笃行。进入21世纪,由瞿林东、郑师渠、晁福林等资深学者领航,北师大历史学人发扬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治学求真的人文传统,立足中华民族大视野,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提出后,北师大历史学人立即意识到这是“具有开创性意义”“高瞻远瞩”的国家战略。从学术角度而言,将开辟全面深化中华民族史研究的崭新路径。

为此,北师大积极行动起来。2020年,北师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成功申报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建设的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基地的建立,让历史学科的“老先生们”十分兴奋,他们不辞高龄投入到基地工作中,曾任北师大副校长的郑师渠出任基地主任,先秦史专家晁福林任基地首席专家。

当老中青三代学人汇聚一堂,共同为基地建设出谋划策时,大家渐渐有了一个共识:除了学术研究,基地还要以高校最重要的资源——课程为切入点,开一门“在青年学生脑子里搞建设”的通识课。

“通识课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在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作为一个国民所不可缺少的知识、情操和修养,使其成为合格的乃至于优秀的人才。”瞿林东教授说。

郑师渠教授认为,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课在北师大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师范院校的翘楚,北师大的学生很多都会走上各级讲台。北师大历史学院毕业生古丽加汗·艾买提,2014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作为唯一发言的学生代表,如今已在南疆基层的讲台耕耘了7个春秋。“他们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是什么样,今后他们的学生就会是什么样。” 郑师渠说。

对此,研究中心主任、基地研究员杨共乐总结道:“用知识培育心灵,激励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课堂固本铸魂,激发大学生爱国奉献砥砺奋进。”

细作·史海钩沉见真知

今年7月1日,郑师渠教授受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当在天安门广场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时,他更笃定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及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意义。

作为基地主任,郑师渠教授亲自授课,他强调是源于“有一种情感在里面”。“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近现代史部分,他从孙中山的“五族共和”讲到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讲到《共同纲领》明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描绘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伟大历程。

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自秦汉之际开始形成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 郑师渠教授说,“建立在客观存在基础上的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断宣传、传承、巩固、铸牢的。”

如何巩固铸牢?在北师大诸位老师看来,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门课不简单之处。它虽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却要有大视野、小细节。教了大半辈子书的晁福林教授也坦承,“讲好这门课是很大的难题”。

教人者先教己。为此,基地的老师们多次召开碰头会,研讨不同于既往断代史、专门史的授课方式,又阅研了大量史料。新命题开辟新视角,推动历史学研究涌出了新泉。

精于先秦史的晁福林教授为了讲好古代从“华夏”到“中华”的演变,不厌其烦地对包括出土材料在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生怕“有过去曾忽视的细节”。

青年教师陈涛琢磨良久,决定从隋唐史中提炼各种有趣的文化元素,如绘画、壁画中展现的胡乐胡舞、文物中高鼻深目的胡人形象等,生动地说明当时民族融合、文化互鉴的程度。

这是一个只有32个课时、却由十多位老师共同完成的“大课”——从杨共乐教授开宗明义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内蕴,到罗新慧老师分析我国历史文化认同的产生和发展,到李帆老师论述中华民族近代认同的加强,再到张双智老师在世界背景下通过横向比较阐释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呈现的特点……每位老师虽然一般只授课两个学时,却相当于作一次专题讲座,既要高屋建瓴,又要深入浅出,既需信息丰富,又需亲切可感,老师们形容,“挑战很大”。

“备课的过程对我是一次再学习,也是对中华民族史认识的再升华。”青年教师朱露川说。课上,她给学生梳理了从司马迁到白寿彝等中国古今的史学家们是如何认识和撰述中华民族、各民族关系的。

中华民族50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老师们的娓娓道来中徐徐展开。有了历史学的坚实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命题,明显增加了厚度。

“这门课选对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回望历史,是一个全新的视野。”马轩说,他和同学们都深切地感到,尽管各民族间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对立、交锋,但是各民族紧密相连、团结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命运相系、风雨共担始终是历史主脉。

成长·身体力行铸民魂

6月3日,按照教学计划,由瞿林东教授上最后一个专题。83岁的瞿先生半年前接受了治疗腰椎症的全麻手术,仍在康复期,医生叮嘱每次坐着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当天早上,他由一名博士生搀扶从校内寓所走到教室,用了40分钟。

100分钟的课程,瞿先生全程坚持下来。课间休息时,他回忆起自己60年前在北师大读书的情景。“也是在同一所教学楼,但条件远不如今日。”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同学们“好好读书”。

同学们深受触动。下课时,集体致谢的掌声经久不息。

结课后,在不记名填写的调查问卷中,学生们写道:“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由来、发展,有很大收获。”“对中国及中华民族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有好几名同学,不约而同用“硬核”来评价这门课。

在距北师大千里之外的另一个课堂——青师大,69名学生通过网络共享了这一“硬核”资源。“我们常说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这门课,我才明白石榴籽是如何紧紧抱在一起的。”学生王丽君说。

青年教师高若晨,从北师大加入到援青队伍,来到青师大工作。为了保障在线上课不打折扣,他做了不少协调工作。“青师大也很重视这门课,专门拨出4兆的网络带宽。”他说,“两地各族青年同上一堂课,一起探讨、交流,这个过程本身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据调查,青师大这69名学生普遍表示,通过课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了极大或较大提升。“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未来我要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学生白马看着说。

青师大是青海各级教师的摇篮,特别是在农牧区,有47%的专任教师毕业于青师大。今天学生们心中一粒同心同向的爱国种子,将来可能会在整个高原发芽开花。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通识课,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北师大历史学院团委书记、课程实践环节负责人胡小溪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作为大思政课的一部分,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发挥了立德树人的作用。”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八旬的瞿林东教授对这门课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应当着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门课开设好、讲授好--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性与激情相结合,必将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教师们正努力奔跑,当好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1年8月6日头版+3版

原文链接: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21-08/06/content_19224.htm

责任编辑:党委组织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夯实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思想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课的实践
    })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