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永平陪伴成长计划是一项日常和假期相结合,线上和线上相融合的本科生朋辈教育扶贫项目。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顺利进行了两期支教实践,志愿者每周与永平一中两个振兴班学生108人连线对接,累计服务时间1200多个小时。近期,腾飞书院面向全校启动了新队员的招募,仅3天内就吸引了120人报名。经过筛选,来自各个书院共99人加入永平陪伴成长计划大家庭,成为项目第三期队员。
一期支教队员从上海寄送往永平的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复旦大学对口支援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始自2012年。一路走来,学校汇聚自身力量,始终为永平的发展作全方位、系统性、前瞻性考虑,助力脱贫摘帽,助力乡村振兴。可以说,永平陪伴成长计划正是复旦大学携手永平一中,用教育助力永平振兴的一次新尝试。
2019年7月,永平一中在高一年级设立“振兴班”,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指导下,决定由最早实行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腾飞书院具体实施永平陪伴成长计划。志愿者们以学业帮扶为切入点,同步开展朋辈教育,帮助当地高中生解决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心理调适、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为高中学生进行人生导航。项目打破以往支教志愿者“教”、学生“学”的刻板定位,侧重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的提升,强调双向陪伴与成长。
腾飞书院师生夏访永平,开启陪伴成长计划
启动至今,永平陪伴成长计划经历项目的再定位、方案的再完善,项目日趋成熟,受到永平学子的欢迎。据带队教师王懿介绍,接力帮扶的项目定位使得在推进过程中十分重视档案记录与留存,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目前团队成员已积累了11万字的心得体会,内容涵盖活动纪实、支教感悟、学习方法、科目经验等,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第一期学生队长白煜曾两次前往永平,他写道:“‘复旦大学永平陪伴成长计划’是教育帮扶的一种新形式,我们把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分享出去,哪怕所起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借鉴作用,也许能帮助到他们更坚定地追逐梦想。” 腾飞书院2018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秦子述说:“这次线上支教项目深深地影响了我。为了每周两小时的沟通交流,我们常常需要提前花费两三倍的时间准备材料与内容;每月一次的总结、项目完结时的心得体会与一千字的学习方法分享,但愿意坚持去做。”
寒暑假里,志愿者前往当地进行线下调研,与振兴班“网友”们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志愿者沈瑞琪不禁感慨:“此时此刻,我们就是振兴二班的一份子。”
2019年寒假支教师生与一中同学在操场上的素拓活动
“新奇”“大胆的尝试”“有意义”“活力”“高兴”……谈及伙伴成长计划,振兴班的同学们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在致复旦大学的学长学姐们的信中,孩子们写道:“在我们的高中三年在成长过程中有伙伴成长计划,有学姐学长陪伴,希望我们能不断交流,互相帮助一起成长。”“从前我们的世界很小,只有一个小县城,但是有了你们,我们的世界从小县城变成了远方,你们是我们自己的榜样,我们朝着更有更强大的目标去努力。”
永平陪伴成长计划不仅让永平学子收获成长,也让参与其中的复旦学子迅速成长。历史学系2018级本科生乔智说道:“在一学期的支教中,我学会了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接触更多与我素未谋面、成长环境也迥然不同的人,实现了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自我突破。”
支教队员在永平一中门前的合影
近期,腾飞书院和永平一中振兴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两次热烈的交流总结会,分享了他们在交流中的感想与收获。大家畅所欲言,根据活动经历,对项目第三期的有序开展建言献策。会上,带队教师王懿就项目的经验和发展与同学们充分交流,提出“希望同学们弘扬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在思想上、能力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为教育扶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交流会上部分同学发言
接下来,书院陪伴成长计划的帮扶对象将从一个年级延伸至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近220名学生。从分组到对接,志愿者们将开展新一期的线上交流,部分老志愿者也将以策划、宣传、运营的身份参与到活动设计组织中来,在自我管理中提升能力。腾飞书院学工组长秦玉琪表示:“扶贫必扶智,青年支教活动对于西部发展、乡村振兴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同学在陪伴成长过程中做出的每份努力,希望都能为永平一中的同学发展助力。”
本学期交流会合影
有了线上的陪伴,地域的区隔不再成为两地之间的阻碍,日常化的连线得以延续,线下的会面让复旦学子与永平学子的心与心连得更加紧密。复旦永平陪伴成长计划开展一年有余,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让项目有了更多的可能。接下来,更多的复旦学子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永平学子成长的引导者,为教育扶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愿者和振兴一班的合影
志愿者和振兴二班的合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