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在各个历史时期,上医人都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维护百姓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
“复旦上医”官微推出“给00后讲讲小康社会”栏目,讲述一系列复旦上医人在健康扶贫道路上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
今天,我们推送的是华山医院“班后一小时”系列微党课的内容,2020年华山医院“班后一小时”系列微党课以“不忘初心学四史,健康扶贫奔小康”为主题,党支部深情演绎自己、身边或前辈的健康扶贫故事。
薪火相传 点亮生命
外科二党支部
今天,我们讲述的是外科二党支部的健康扶贫之路——薪火相传,点亮生命。
华山医院的健康扶贫队伍遍及全国,援助任务甚至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迹。我们不禁想问:这样一种传统和精神缘自何方?
1 回溯四十年光阴
让我们将历史的时针倒转至四十余年前,那时的条件远不如今朝……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摄于1974年6月26日,从背景中隐约可见的横幅上可以看到“江西医疗队”的字样。这是1974年上海医学院向赣湘两省交界山区派驻的医疗队,医生来自华山、中山、儿科以及红房子医院等多家附属医院,临床专业涵盖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五官科、儿科、妇产科以及放射科等多个专科。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年轻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
医疗队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分别奔赴宜春县慈化乡、万载县高村以及上高县,开展上门送医送药。从今日的地图中,我们依旧可以发现,除了上高县由于背靠交通线,城市化发展较好,慈化乡和高村至今仍为“群山环绕”,仍可称之为“未开发的处女地”,当时的条件就可想而知了。从驻地到当地的每一处百姓聚居地,都至少要步行两个小时,跋山涉水成为常态。需要手术的时候,只能在乡里借用难得的钨丝灯照明,护士客串麻醉医生,外科、妇产科医生一起进行阑尾胆囊手术,齐心克服困难。他们的坚持和奉献使得至今华东六省的很多地方依旧对“上医和两山”推崇备至。
医疗队在支援地方的同时,也不忘借机赴邻省韶山冲参观毛主席纪念馆,这张照片远处的房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1974年10月1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完成一年的支援任务后,医疗队中的10名成员义无反顾地申请继续工作,而等到他们一起返沪的时候,已经是1976年了。
当他们再次聚首,则是到了1995年12月23日。从这张珍贵的彩色照片上,大家是否还能分辨与之前相似的面容呢?我们能从中找到熟悉的脸庞么?岁月留下的痕迹是奉献共和国医疗事业的勋章,慈祥的双目时刻关注着医院的发展和后辈们的学习进步。
这位就是我们敬爱的老院长张元芳教授。岁月变幻,初心不改。
2 还看今朝
当然,我们外二的后辈们并没有辜负张老师的殷切期望,奔赴祖国边疆和基层健康扶贫一线。他们有:
云南 · 普洱 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马勤运,2009年10月至12月在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 · 嵩明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高鹏,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云南省嵩明县人民医院;
新疆 · 喀什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钟山,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喀什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 腾冲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熊祖泉,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云南省腾冲市人民医院;
云南 · 丘北 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伍宁,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云南省丘北县人民医院。
在对西藏·洛隆的援助中,我们支部更是推出了支委施梦医生和团支部书记茅善华医生的强棒,充分体现了党支部对健康扶贫的重视和支持。
3 万水千山都走遍 健康扶贫薪火传
从1970年代的第一面红旗,到如今扶贫对象遍布各偏远和基层地区,我们外科二党支部助力医院将健康扶贫的红旗插满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援边扶贫的同时,一代代外二人也用行动传承着我们华山精神,它是钻研精神,是拼搏精神,更是奉献精神。
健康扶贫理念的践行,需要愚公移山矢志不移的坚持。一场火炬传递的仪式,表达了支部全体成员将健康扶贫进行到底的决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