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十三五”⑥】这门“解渴”的思政金课,是如何打造的

2020-12-09 14:49:10

三年前,复旦在全国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很快成为选课系统中的香饽饽。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领衔。

经过三年的建设,日前这门解渴的思政金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门金课,是如何打造的?

敢于讲问题,有效提升课堂抬头率

外国媒体报道中,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是怎样的?这个话题老师一抛出,就吸引了台下一百多双眼睛。同学们自主报名,选择主题展示。

新闻报道中,媒体能做到价值中立吗?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国泉问。同学们纷纷作答。

这种主题讨论的课堂模式,贯穿于这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以下简称:新思想专题课)与其他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受学生欢迎。如何把最难讲的必修思政课讲好、讲活?一门门解渴的思政课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放开让学生讨论,把问题讲清讲透,才能再把学生引导到正确价值观上来。兼任新思想专题课教研室主任的李国泉认为,现在的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多、信息来源广,单纯的说教不能发挥作用。

这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贴近时代,将理论与形势紧密结合。李国泉说,课程选择的案例只有贴合学生生活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才能真正吸引他们,课堂抬头率才会高。                     

有一次,李国泉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情景:如果你在国外,有人对你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你会怎样回应?学生们从各个角度阐释观点,他一一回应,最后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落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属性上来。

讨论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微电子学院大一新生张嘉良说,这种形式相较于知识点的传授而言更生动活泼。

更吸引我们。经济学院大一新生冀新玮觉得,从前在高中所学的只是宏观框架,如今的课堂讨论使自己深入了内部逻辑,吸引我们主动贴近和理解社会热点,也增强了自我判断的能力。

本学期起,该课程被设为本科生必修课,面向18个班级,覆盖全校半数一年级新生。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复旦是目前全国唯一开设这门课的本科院校,该课程选课量有六七万,评分高达4.9分(满分5分)。

之所以学生会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解释今天这个时代,帮助他们厘清应当如何担当使命。李国泉说。

李国泉课后回答提问

专门为思政金课成立教研室,自主研制大纲、教辅

没有经验和教案可循,复旦马院为打造这门思政金课专门成立教研室,依托李冉、刘红凛等10余位马院、马研院师资力量,聚合范勇鹏、沈逸、贺东航、吴新文等不同学科的复旦名师,自主研制教学大纲、出版教辅材料。如今,这套课程建设方案已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参考建设方案,供全国37所重点马院开课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思想专题课的课程体系动态更新,教研室会及时跟进最新讲话、会议精神与时政动态等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近日,复旦马院又推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教学,集体研讨进什么、进哪里、如何进

除新思想专题课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分别简称为:马原、思修、毛概、近现代史纲要)这4门必修思政课教研室也纷纷拓展选择性必修课,比如本学期系统开设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课程,形成了“1+4+X”的本科思政课程体系;针对研究生思政教育,马院也面向各专业开设思政必修课和选修课。

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多次走上讲台,带头为学生和党员干部上思政课、党课……在复旦,学好思政课的氛围逐渐形成。

十三五期间,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第一课以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部分,复旦思政课建设与改革创新工作再创新绩: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学生的问题从来不会不了了之,育人导向的思政课真解渴

李国泉和同事们常常会收到学生的电子邮件。邮件里一个又一个真诚的发问。学生们的热情令老师们感到意外,更感到欣慰。在复旦的思政课堂上,这些问题不会不了了之,相反,老师们会认真阅读、回复每封邮件,甚至为此进行集中讨论。

去年,毛概课题组就专门通过课堂和公共邮箱向全校学生征集问题,将所有问题汇总后,教学团队集体探讨这些问题该如何理解和回答,探讨挖掘背后的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还专门编写了《疑难问题解析》丛书。

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他们就会觉得你这门课不解渴、理论讲不通,就不会信你。实际上,学生之所以提问,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理论的内涵,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挑战中发现问题根源,找到对方是哪个知识点没有吃透、再针对性展开讲解,这样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毛概课教师乐昕发现,有时自己一气呵成把课讲完了,但学生会困惑于一些很小但和自己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开放问题通道,才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才能解开学生思想的结。

高国希正在授课

对于解惑这件事,在复旦教授思修课15年的高国希有更深刻的体会。相比其他思政课,思修课和学生的价值观、目标和人格品质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离学生最近的一门课

和一般的大课不同,高国希的慕课讨论课形式是30人左右的小班,学生分成5组、在助教的带领下讨论、汇报,其他组的同学可以针对汇报提问,教师最后答疑解惑。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推动思修课近日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他经常带领学生阅读经典理论原著,激发大家学习理论的兴趣和动力,从中获取真理的力量。不能像中学那样,让孩子们只是动动情、掉掉泪就行了,而要让大家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规律。只有理论上清醒了,政治上才能坚定。

三集三提,一批80后成长为明星教师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马院集体备课会上提炼“三集三提”工作经验

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

复旦思政课背后有一样法宝:三集三提思政课备课模式。复旦马院把这项制度作为提高思政课质量的核心环节,不断探索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的体制机制,一批80后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主力军,成为学生心中的明星教师。譬如,思修课教研室主任崔涵冰依托三集三提平台,不断打磨提升教案讲义,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

2016年入职马院的青年教师乐昕同样是在三集三提下成长起来的。对人口经济学专业出身的她来说,要把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都很强的毛概课讲得让学生听进去是不小考验。刚开始工作时,乐昕一般备六天课,才会上一天课,也不敢安排讨论课。如今她教学第五年,上课前还是会紧张,还是要花两个整天备课,但会安排课上讨论环节。

课堂当场提问,对老师的挑战很大;你回答得好不好,能不能切中要害、直击心灵,让学生觉得有道理,产生认同,相当考验教师功底。光靠自己备课、讲课摸索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学生需求。乐昕觉得,单打独斗行不通,一定要有团队共同支持。

好在毛概课教研室有十几位老师,每个人的学科背景、教课年限、教学经历都不同,每个人都能给予她帮助。在毛概课教研室主任严金强的带领下,乐昕和同事们基本每月会有多次集中备课,学院每个月还会开展一次理论学习。

有时学生会提出刁钻的问题。乐昕当时对学生解释了,但学生不满意,第二次上课又找来。课后,乐昕赶紧请教其他老师。

即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偶尔会被学生难倒。高国希表示,时代在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年轻人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以及各种先进的网络授课形式,而这些都离不开年轻教师的帮助。

新时代的复旦思政课,守正创新不止。


责任编辑:李沁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经过三年的建设,日前这门“解渴“的思政金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门金课,是如何打造的?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