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加快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心枢纽城市

2021-01-20 23:05:09

RCEP协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协定。2019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出口额为6677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6.7%,对其他14个成员国进口额为7614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36.6%。未来,RCEP协定将进一步强化我国与域内经济伙伴之间的深度联系,同时大大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我国深化国内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将提升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RCEP协定给上海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推进长三角区域国内市场与RCEP国际市场一体化融合

RCEP协定将显著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提升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规则,有助于上海扩大全面开放,进一步放大进博会的进口溢出效应。

上海需要着力推进全面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联通国内国际的中心枢纽城市,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落实RCEP协定,就是实现域内成员国市场一体化。借助落实RCEP协定,推动上海进行全面开放,更好地发挥出进博会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放大汇聚效应和进口溢出功效,使得上海成为国内外双循环的中心枢纽。

(二)提升资本和自然人流动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开拓国际市场

在国际投资方面,RCEP成员国均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等5个非服务业领域投资作出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大大提高了各方政策透明度。同时,各成员国承诺对于区域内各国的投资者、公司内部流动人员、合同服务提供者、随行配偶及家属等各类商业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获得一定居留期限,享受签证便利,开展各种贸易投资活动。这将有利于上海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上海引进外资的水平。

上海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桥头堡。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1-10月,上海实到外资金额还是达到了171.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不仅如此,2018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国家的投资达160亿美元,占总投资的9%,且2020年这一比重预计达14%。上海乃至中国将本国具有突出竞争力的制造业产能转移到区域内其他国家,将国内有限的生产资源集中在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行业上,促进了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三)提升双循环战略中心枢纽城市的能级,强化“四大功能”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上海应当强化“四大功能”,即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其中“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是根本方向,上海开放枢纽门户是连接国内外市场和对接国内外资源的中介平台与中心枢纽。其基本功能为汇聚和辐射,主要是流量的汇聚与辐射,这种汇集与辐射是双向的,会形成国内外资源的配置中心与平台,加快建设上海成为“双循环”战略的中心枢纽城市,提升城市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呈现区域化的发展趋势。RCEP协定成员之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将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RCEP协定使成员国之间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放宽,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逐步统一,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将有力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发展。上海作为中介平台与中心枢纽城市,其服务对象是国内外企业和市场,因此可聚焦RCEP协定成员国的企业和市场。上海开放枢纽门户的建设不仅要服务于上海,更要服务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更要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RCEP协定对上海的挑战

(一)对上海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RCEP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措施大幅削减后,国内外市场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变得尤为紧迫。RCEP协定在产生贸易创造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影响上海经贸。RCEP协定降低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成本降低为成员国之间创造了更多的贸易往来,并促使贸易由非成员国向成员国之间转移,对产业链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也可能存在同一贸易品属于多个成员国的相对出口优势品,由此构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更可能带来贸易的内部转移,对上海产业链发展产生负面挤压效应,因此对上海企业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改革“边境后”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RCEP协定拓展了原有“10+1”自贸区协定的规则领域,涵盖了大量“边境后”条款。既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区规则,又在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提出加强合作等规定。这些“边境后”条款主要包括知识产权领域、电子商务领域、贸易救济领域、竞争领域、政府采购领域、合作领域。

相对关税等“边境”条款与现行政策有诸多不一致,或者现行政策没有完善和覆盖,落实难度变大。这些都对上海在自贸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

落实RCEP协定,把上海建设成为双循环中心枢纽城市和征信中心城市

(一)大力推进全面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形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大市场和双循环的中心枢纽城市

第一,抓住国家赋能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投资政策,积极拓展外贸创新

2020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尽快推动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增一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力争将全国试点总量扩大至30个左右,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因此,上海需要借力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上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借助进博会契机,积极构建跨境电商平台,支持跨境物流发展和海外仓建设等。通过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来推动上海全面对外开放,敞口欢迎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好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吸引跨国企业入驻中国、留在中国;通过长三角战略协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发展,包括深化区域物流标准化、农产品一体化、供应链合作对接一体化,推进区域市场监管协作一体化,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由此产生先进制造业投资集聚效应和外贸创造效应。

第二,对标国际营商规则,积极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竞争有序的统一大市场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标国际营商规则着力推进全面开放,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内国际竞争有序的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的中心枢纽城市,这对把上海建设成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大都市变得至关重要。2020年2月14日,《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优质金融营商环境。”为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标准,上海正大力提升营商环境,积极发挥其作为“五个中心”的引领者作用,进而实现上海高质量发展。

(二)借助先行先试RCEP规则,大力推进征信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征信中心城市

近五年来国内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问题日趋严峻,企业内部贸易资金流通困难。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较强的金融支撑能力。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上海需要加快拓展征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率先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试点企业和个人征信联网,进一步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2020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长三角征信一体化”工作推进现场交流会,强调“长三角征信一体化”是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明确了征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指出征信业服务领域逐步从银行信用扩展到商业信用以及与信用相关的替代数据领域,利用替代数据为金融和经济活动提供信用管理服务,在本质上属于征信活动,需要纳入征信监管。

首先,要提高征信一体化程度,推动惩戒机制联动升级。另一方面,建议建立市场参与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征信业、社会组织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作用,拓展信用惩戒领域范围。第二,加快打造信用数据共享平台,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国内征信中心城市,实现跨地区、跨系统多方征信查询,以期畅通国内国际经贸大循环。先行先试把上海建设成为征信中心城市,提升长三角域内域外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程度,积累试行经验推广至全国,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69))

作者: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金光集团思想库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沈国兵;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何树全


责任编辑:张林芝 李沁园 孙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RCEP协定将进一步强化我国与域内经济伙伴之间的深度联系,同时大大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我国深化国内要素市场化改革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