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赓续百年】《青年问:百年复旦光荣底色》上线!

2021-04-12 16:09:35 复旦大学


【编者按】101年前,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引导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也把复旦大学和马克思主义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00年来,一代又一代复旦人赓续红色基因、坚定信仰信念,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教育报国、创新强国担当,共同绘就了复旦大学的光荣底色。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复旦大学官方平台开设“红色基因,赓续百年”专栏,推出100集融媒体系列报道,以音频、视频和图文等形式,全方位、多媒体、立体讲述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故事,展现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的光辉画卷,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凝聚起全体复旦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image001.png

五四”运动爆发后,一位海外留学的青年学生归国,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投身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与夏丏尊、刘大白、李次九等国文教员在校内推行国文教育改革,积极倡导新道德、新思想、新文化。

一系列改革举措触怒了当局。

当局责令校长对包括他在内的四位国文教员予以撤职查办,其后又下令撤换校长、改组学校,高压手段引发全体师生联合斗争,“一师风潮”爆发,此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京沪高校纷纷来电声援,表示“誓为后盾”。在舆论压力和师生斗争下,当局收回此前决定,“一师风潮”告捷。

此番经历后,他深感在浙江一师所从事的国文教育改革虽很少涉及社会制度改革,却已被当局视为洪水猛兽,可见社会改革已势在必行,就在此时,他接到了复旦大学国文部教员邵力子的来信。

这位青年原名陈参一,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他为自己改了名——望道,意为寻找新的道德、新的法则、新的革命道路。从此,陈望道就成了他的名字。

邵力子的这封来信,为青年陈望道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

此时,《星期评论》正在物色《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邵力子大力举荐了他。此前在留学期间,陈望道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认定这才是救亡图强的真理,他接受了邵力子的推荐,应《星期评论》之邀,试译《共产党宣言》。

1920年,陈望道回到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开始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翻译工作。

image002.jpg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生动再现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时的场景和“真理味道”的故事

在家乡老宅弃用的柴屋里,他聚精会神地研读着《共产党宣言》,字斟句酌地翻译每一句话,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伴随他度过了无数个漫长的夜晚。

山区农村春寒料峭,夜晚,刺骨的寒风不时透过四壁漏墙阵阵袭来,僻静的柴屋里只安置了几件简单的用具,一块铺板和两条长凳,既当书桌又当床,专心致志地译书。

因为太聚精会神,他还不小心闹了个笑话。这个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讲述: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了平时翻译五倍的功夫才完成了翻译工作,也最终确认了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信仰。

《共产党宣言》全文译稿完成后,陈望道应邀来到上海《星期评论》编辑部担任编辑。他委托俞秀松将《共产党宣言》全译文交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陈望道再作最后修订。

1920年8月,经多方努力,《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这是国内第一个公开正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

image004.jpg

《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问世,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从此点亮了这个东方古国。

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对斯诺曾说过这样的话:“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共产党宣言》引导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的同时,复旦大学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也自此种下。

image006.jpg

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内迁重庆北碚,陈望道时任新闻系主任,带领师生坚持真理、追求进步,复旦成为大后方“红色堡垒”,被中共南方局誉为学校工作的典型和模范。他亲自在重庆募款筹建了一座“新闻馆”,馆内收音室经常收听延安广播,新华社的重要消息一经收录,立即传遍复旦校园内外,因此这里又被师生誉为“夏坝的延安”。

1952年起,陈望道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正值全国院系大调整期间,他胸怀全局,团结来自各地、各界的专家学者,为把复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实现历史性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image008.jpg

杨浦区国福路51号的一栋三层小楼,是陈望道在复旦大学工作和生活的地方,2018年,上海市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复旦大学修缮了陈望道旧居,将其辟建为以“信仰之源”为主题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image010.jpg

如今,一支由复旦青年师生组成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常驻这里,日复一日,向慕名而来的人们宣讲着老校长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成为“宣言精神”的传播者、研究者、实践者。

他为复旦大学种下的红色基因,正在复旦青年中赓续、传承。


责任编辑:李沁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复旦大学官方平台开设“红色基因,赓续百年”专栏,推出100集融媒体系列报道。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