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同隐:闻令而动跟党走成为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2021-07-24 16:26:33


101年前,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引导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也把复旦大学和马克思主义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00年来,一代又一代复旦人赓续红色基因、坚定信仰信念,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教育报国、创新强国担当,共同绘就了复旦大学的光荣底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复旦大学官方平台联合话匣子、看看新闻开设红色基因,赓续百年专栏,推出100集融媒体系列报道,以音频、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全方位、多媒体、立体讲述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故事。

于同隐:闻令而行跟党走,成为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1917年,于同隐出生于江苏无锡,1934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留学,于19511月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会想回到祖国来,尤其在祖国迫切需要的时候。看到美国的繁华,心中很羡慕,我们中国要能埋头苦干五十年,一定可以和他们一样!”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同隐冲破重重困难,辗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528月,他来到复旦大学,成为当时化学系中最年轻的教授。

闻令而行跟党走,成为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建人与带头人

1955年,于同隐被任命为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彼时,有机化学这门课既缺乏苏联教材,也没有合适的中文教本, 他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组织编写教材。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于同隐带领有机化学教研组,编写了《有机化学》和《有机结构理论》等讲义,翻译了《有机化学教程习题》等参考文献,这个过程促进了青年教师之间的合作,大家既交流了编写经验,又统一了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参考文献的翻译同时让教研组更全面地分析了材料,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水平。

此外,他还带领着青年教师们积极开展科研,所主持的硅有机化学和络合物化学、稀有元素化学和化学动力学被列为1956年《复旦大学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那是他学术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期。

在科研教学工作之余,于同隐花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阅读《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耳濡目染,深化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并使他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愿意遵守党纲党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1956年,他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并于第二年转为正式党员,从此,他以身作则,扛起更重大的责任和担当。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高分子科学开始起步,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1956年,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落实到学科发展规划,1958年,出于国家发展高分子工业的迫切需要,也鉴于高分子学科发展的蓬勃势头,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设了高分子化学研究所,于同隐被任命为副所长。

60年代初创时期的复旦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对于同隐来说,接受这样的任命,意味着放弃已有相当基础的有机合成研究,转向对他而言全新的高分子科学领域——这绝非一个容易的决定,但于同隐服从组织安排,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

“加强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想尽一切办法来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不仅如此,还要解放思想,有雄伟的气魄,创造性地来完成这些任务……”他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在于同隐看来,高分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必须把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等学科融会贯通,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但那个时候,涉足的师生对高分子科学还是一片空白,教研室内对高分子化学都很陌生,更不要说高分子物理专业人才。

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带头研究高分子物理。

已过不惑之年的于同隐身先士卒,坚持自学补课,重拾起自己不擅长的数学和物理,并率先在教研组给青年教师讲解高分子物理中常用到的数学矩阵等知识,又专门请数学系的教授来为他们上课。

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带着学生在化学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字一句耐心地为他们翻译、讲解英文文献……在于同隐的主持与领导下,复旦的高分子学科渐渐完善和成熟起来。

一生为国育才,“他真正是我们科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80年代于同隐先生与杨玉良在跃进楼实验室

改革开放后,国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于同隐老骥伏枥,再次以一个领军者的身份对高分子学科方向作了全面、精心的谋篇布局。

在个人研究领域,他以身作则,坚持刻苦钻研、创新思维,长期从事高分子粘弹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并研制了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人工肺。

在团队中,于同隐高瞻远瞩地认识到,从国家利益、长远的发展考虑,培养青年一代是当务之急。他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带领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广泛邀请世界著名专家来校系统讲座;积极推荐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在他的奋力推进下,复旦大学的高分子学科迅速赶上世界潮流,发展成今天有着广泛国内外影响和良好声誉的高分子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基地。

高分子科学系一直有这样一种精神:“一流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于同隐和几代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也仍在复旦高分子人中薪火相传。

于同隐的一生,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院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江明院士、四川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李光宪等都出自于先生门下。

到了古稀之年,他仍坚持招收博士生,并以自己敏锐的目光和对科技发展前沿的精准预测,觉察到从高分子科学角度对生命科学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潜力与前景,带领学生拓展研究领域到“动物丝及其丝蛋白的结构与性能”,为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开创了生物大分子的新研究方向。

2003年于同隐先生最后一位博士生姚晋荣论文答辩后合影

2006年,于同隐九十寿辰之际,江明院士深情回忆了老师于同隐带领他们向高分子科学进军的岁月,于老师真正是我们科学道路上的引路人!他说。

在高分子学界,常有将于同隐称作“三无”教授的说法,说的是他作为高分子学科的“宗师”,却没有建立专属自己的科研实验室,没有组建自己的专业研究团队,更没有形成独具特色、具有精深研究的专业方向与领域,但这“无”却正是他淡泊名利的学术精神的最佳印证。他时刻从发展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甚至中国高分子科学的角度出发,思考与布局高分子科学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并激励着身边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科学家和讲师们尽力去追求个人的科研事业发展。

回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复旦,像于同隐一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先人后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新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创造了许多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他们发扬着“党有召、我必应,国有需、我必行”的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腾飞积蓄了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李斯嘉 王玥 戚心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于同隐时刻从发展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甚至中国高分子科学的角度出发,思考与布局高分子科学的研究方向与领域,激励身边青年学者
    } })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