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挂牌说起,让党旗飘扬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2020-05-08 18:29:37 李明霞 朱齐亮

2019年10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入口处的墙上挂起了“中国共产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委员会”的牌子,这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建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党旗始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高高飘扬。

一、以贯彻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对学院的领导

全面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有关党的建设,包括干部任用、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由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应由党组织先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不能用党政联席会议代替党组织会议,同时要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对二级党组织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加强对学院学术组织的引导。切实做到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

学院从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入手,进一步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高度重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和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目前学院三个教工党支部均已实现“培育计划”,教工第三党支部获批“标准党支部建设”项目。进一步探索学生支部设置方式,将传统的横向方式改为纵向方式,加强不同年级的交流沟通与特色活动传承。进一步抓实组织生活,学院每周四下午统一安排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并加强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的随机督查,进一步提升组织生活的规范性、仪式感、严肃性。进一步丰富组织生活方式载体,多种形式加强党性教育,着力推动支部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评估、扶贫攻坚、社会服务相结合。

二、以服务大局为宗旨,创新工作机制

学院党委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及管理各项实际工作全过程,把教学行政工作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把教职工关注的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创新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在工作中逐渐形成“1+2+3+4”标准化建设工作体系,即一个坚持,坚持支部标准化建设;两个结合,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相结合——“虚者不虚,实者更实”;三个创新,创新党课形式,创新教育手段,创新工作模式;做好四个工作,计划先行、目标明确、活动记载、后期检查,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有序。

积极打造“微平台”“微竞赛”“微党课”“微感言”的“四微”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政治生日、毕业生廉政党课、微党课大赛、“身边的榜样”寻访活动,参观孟瑞鹏事迹展、黄河博物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河南廉政文化教育馆等主题活动,丰富政治生活,筑牢思想阵地。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教工第三党支部和河南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与药理党支部结对共建、教工第二党支部与校基建处党支部结对共建,创新党建合作模式,加强学习和交流,增强党支部的组织活力并形成合力,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三、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强化意识形态

学院党委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并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切实抓好广大师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工作,在全院范围内逐渐形成依靠学习强国平台自学,原汁原味读原著学原文、及时跟进学习新思想,形式多样开展主题活动,联系实际聚焦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院积极对接精准扶贫工作,主动融入黄河高质量发展。组织师生赴鹿邑县夏庄村进行倾斜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为夏庄村科技扶贫、精准施策的规划设计提供重要依据;深入兰考黄河水利风景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谋划了“智力帮扶”“科技帮扶”“培训帮扶”等工程,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上。

通过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全院师生的责任意识和政治辨别力。同时,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学术沙龙的审批管理和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学院安排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经常性地关注师生相关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删除不良信息,严格开展信息审核工作。学院团委专门成立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大屏幕、微信群等平台推送院内新闻、政策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传递正能量,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以专业特色为依托,推进课程思政

学院党委依托专业特色,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多次组织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省委书记王国生莅临学校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主动融入黄河国家战略各项工作中,发挥建筑学院人居环境学科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势。学院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根据专业实习需要,选择一批红色研学基地作为实习基地,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城乡总体规划实践实习,先后开展了《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不忘初心、传承文化》《党群联合、共建运河古镇》《坚持梦想、勇于拼搏》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积极调整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在主线与辅线纵横交织的课程体系中,突出水利行业特点,增加水文化教育;利用学科优势,强化黄河流域地域特色生态文化教育。结合人居环境建设,发展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核心学科对生态保护的优势方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居环境有序空间和黄河流域宜居环境的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各专业将思政教育纳入育人全过程。多次组织课堂思政研讨活动,理清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度”与策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形成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围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思政主线,贯穿从第三学期到第九学期的8门核心课程,其中包括4门理论课程、3门设计课程、1门实践课程。疫情期间,学院党委更加注重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老师们把疫情当教材,持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敬业奉献教育、担当作为教育、生态与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纪律与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教师们结合当下疫情、行业专家对建筑类专业的思考,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定位,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大数据、智慧城市等发展趋势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不断拓展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工党支部建设有机结合,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为教工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开拓了新平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对学院的领导,让党旗始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高高飘扬。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