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近三年有8人考取北大、武大等一流大学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攻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特色方向;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迈向智慧城市工程特色方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有360企业安全集团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并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训。
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许先斌表示:“学院培养以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一体’,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两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
软件工程专业创办于2005年,是该校10个重点培育的专业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7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全部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73%、高级职称的比例达46%;占据38%的正教授高水平教学深受学生推崇,
该专业创办10余年以来,学校已经累计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5个专业实验室、基础硬件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和数字仿真实验室。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强“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建立“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习基地”,以培养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创新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发展侧重应用型技术型、打造具有适应市场需求、与计算机科学相融合的鲜明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完全纳入了企业课程体系,紧密接近市场需求,合格的毕业生企业优先安排就业,是其他同类高校同类专业都不具备的特色。
近三年中软件工程的毕业生8人分别考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22人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人,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人、获得国家级三等奖3人。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7.73%,授位率达6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1年9月获准正式招生,为适合学校办学定位、培养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拟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作为特色专业方向,既满足国家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符合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该院根据分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这一核心问题,紧抓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基础工作,不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该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拥有一个专业教研室、七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工程实训基地,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都得到极大改善。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该专业还建立了多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到2013年教学实习基地达到了5个(其中校内1个,校外4个),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该院的新增专业,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因此,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计算机科学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思路,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深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在课程体系上,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表现。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要紧密联系社会、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统筹兼顾其“专业新、对应产业链长、相关技术门类差异大”的特点,深入研究,准确定位,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关于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目标定位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将相关主干学科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通盘考虑,尽可能多地覆盖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宜采取模块化方式,使课程体系更具连贯性、相关性、阶段性和实践性。与物联网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多地覆盖专业的知识体系。围绕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领域和知识点,该专业课程体系由五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虽然于2018年3月获准正式招生,并且首届计划招生仅40人,但是学院与360企业合作,制定深度融合协同培养人才。同时该专业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安全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共同开设相关课程和编写教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该本专业以学习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技术为主,兼学通信技术,同时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培养学生在网络空间安全理论基础、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工作方面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该专业与360企业安全集团合作办学,设置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密码编码与应用特色方向。
(来源 人民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