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创新工艺社的成员们,仅2019年就在国家级赛事上获奖30多项。这个初创期只有10余人的学生社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培养“校园爱迪生”的摇篮。该社团也被校内师生称为“爱迪生社团”。
近日采访了解到,现任社团的社长何冉,就是“校园爱迪生”的优秀代表。他不仅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也在多项技能比赛中获奖,学习、实践两不误。“在学校我不仅掌握了工业4.0实验室的各种设备操作,还让我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他说。
大学期间拿奖拿到手软。
何冉是该校机电工程学院201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曾获得2019年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2018、2019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他担任着学校第九届创新工艺社社长,是学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典型代表。
直到何冉读初中时,父母才结束外出打工,在家附近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来维持生计。“店里维修的物品种类很多,我经常在店里帮忙,琢磨和接触店里这些机械零件、配件、修理工具。”何冉说。
在武汉东湖学院读大二时,他在图书馆做勤工俭学,看到一本关于机械比赛的书。书本里介绍了一些比赛技巧和经验,于是,他主动报名加入到学校特色专业社团——创新工艺社中。何冉说到:“感谢创新工艺社,还让我在大学期间找到了方向,圆了我的发明梦。”工业4.0实验室里,顶尖的数控机床、库卡机器人、3d打印机等设备深深地吸引着他。
此时,正值2017年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报名,何冉毫不犹豫地报名参赛了。他是当时全校唯一一名大二就报名的学生。
因为大二,比赛需要的知识,何冉存在许多盲点。为此,他自学了CAD、ug、keshot等软件,以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相关专业知识。
在一次放假回家途中,何冉只买到了站票,火车上的人接踵摩肩,何冉只能一只手倚着行李箱、一只手握着栏杆,行动非常不方便。何冉告诉记者:“当时我看见有乘客拿出一个小凳子坐着地上,心中便有了灵感,如果行李箱可以附加板凳的功能就好了。”很快,何冉便把自己的想法初步描绘了出来,并提交了参赛作品,最终收获了全国三等奖的佳绩。
“2018年全国3d大赛精英联赛国家级二等奖”、“2018年全国3d大赛年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8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三等奖”、“2018年全国应用人型人才大赛全国二等奖”、“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19年全国3d大赛精英联赛全国一等奖”、“2019年全国3d大赛年度竞赛全国三等奖”……大学期间,何冉拿奖拿到手软。
为发明设计跑遍学校每个角落。
大学期间丰富的参赛经历,给了何冉信心。他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申请了《户外新能源共享手机充电装置》的研究课题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了完成这课题,何冉除了在图书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还经常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电力实验。
此外,该课题还需要在户外进行大量的实验,何冉几乎跑遍了学校所有的采光场所。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他得出了一套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最后,何冉成功地发表了一篇EI论文——《户外新能源共享手机充电装置》。
有一次回乡,何冉发现目前家乡大部分农业器械都是手动型的,其中很多有可能转变为半自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何冉利用自己学过的机械原理、理论力学等知识,开始一步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他撰写作品说明书、申请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等一系列申请文书,准备申请国家专利。他反复推敲和修改专利材料,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农业用蔬菜收割装置》,目前已进入实审阶段。“将来,希望有企业能把我的发明进行转化,生产出实物:半自动的农业器械,造福农民。”
在武汉东湖学院创新工艺社,先后涌现出多名“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该学生社团不乏“创新明星”,如在校期间拥有400多项小发明的“创新双杰”祝浩、王龙,拥有9项国家专利和135项创新发明的胡军,一年里被授权2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李辉,拥有30项发明专利,并成功获批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张鉴等。
(来源:楚天都市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