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播音梦——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司健

2020-11-12 12:10:15 传艺学院

  人物简介:司健,河南南阳人,播音主持专业,校广播台台长。2011 年“挑战金话筒”杯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冠军;与同学合作完成的作品《标签》荣获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第二届大学生优秀视频大赛DV 作品类 一等奖。他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一直以来给大家呈现的都是一种怀揣梦想并为此不屑追逐的大男孩形象。

  “心中始终存在一个播音员的梦,我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从事这个行业,简简单单地,没有任何杂质……” ——健仔是声音的笨鸟( 司健微博)

   他称自己为“声音的笨鸟”,却又坚持着甚至于愿意用一生去实现的播音梦。是什么开启了他梦想的大门?又是怎样的一路艰辛让他对播音这个职业爱地如此深沉?走近司健,走近一份炽热而又动人的挚爱。

   萌芽:植根于内心最深处的梦 

   梦开始的地方还是在小学,才五年级的司健被选上参加学校元旦演出,表演“萨克斯独奏”。节目表演完后,有老师夸奖他台风很好,挺有做主持人的潜质。正是这样短短一句话,却对他的一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就是从那一次之后,司健对播音主持有了极大的兴趣,开始关注生活中、电视里的一些名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高二那一年,梦想在内心蛰伏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释放口。有传媒学校的老师来学校招生,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报名,尽管爸爸妈妈并不是太支持。年少轻狂,开始接触传媒课程之后,他一心想要报考的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现实与梦想总有差距,阴差阳错,在艺考报考的时候错过了报名时间。

   经历过,方能成长。接二连三的不顺利, 又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跌倒后的司健,调整心态之后选择了重新振作。多方打听, 得知武汉东湖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也是颇为不错的,于是在这汤逊湖畔正式开始了他的播音追梦路。

  追逐:一路坎坷, 一路坚持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一定做得了播音员,因为播音毕竟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语言艺术。而这一行的第一个难关, 便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司健是河南南阳人,所以单从发音方面来说,并不是很标准,甚至于最初有专业老师认为他的声音也许不适合走这条路。但是,司健并没有因为被否定而向命运认输。他总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抛下一腔傲气,向同专业的学姐学长虚心求教;专注于课堂,积极与老师互动,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寻求解决方案。

  “开始都要咬着筷子练习,最后嘴巴都会磨破皮弄出血。后来改为口中含着糖苦练,就是这样自己的发音才变得正宗起来。”

   每天早上他都会先听听自己的声音,如果哪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声音不对劲,他会迅速调整。他称自己是声音的笨鸟,笨鸟就要学会先飞。上大学后的他三年来坚持每天早起晨读。7:30出门,在19栋前的小桥上练声已经成了习惯。播音界里有句行话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一周不练,行家知道:一个月不练,听众知道。为了对自己负责、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为了他的听众,司健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司健也曾因为严重的咽喉炎, 担忧他的未来,甚至害怕他如若发不出令听众满意的声音, 自己还能干什么。前不久, 与敬一丹老师一次珍贵的见面,他就因为咽喉炎的发作几乎是要用喊的才能与敬一丹老师进行交流。

   倘若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一件认准了的事情,尽管不会多么丰富,多么传奇,但是足以感动自己,这就够了。而在对待播音这件事,司健便是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着自己。

   追逐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对播音发自内心的爱是让他坚持梦想的关键。从最初对播音的认识仅仅是声音舒服、听着赏心悦目、把普通话说好,到后来专业老师对他的悉心教导让他真正明白播音并不只是以一种新闻腔将新闻生硬地读出来,而更多的是要投入自己的情感;从只会一本正经模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到可以惟妙惟肖地表演出《向上吧!少年》中充满青春气息的广告配音,他的改变,同学们看在眼里,老师们看在眼里,更加感动了原本不太理解他的父母。正是身边一份份真挚的友情、一份份尊师的谆谆教诲以及爸爸妈妈发自真心的鼓励, 让他在坚持的道路上更多了几分坚定。

  成长:广播台—— 一个像家的地方 

  “学校任何一个社团都可以不参加,但广播台一定要去。”

   初进大学的他抱着这样的信念,参加了广播台的面试。初试时并不顺利,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他在面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但最终他的执着终究打动了“主考官”。也许是因为还年轻,骨子里的桀骜不驯总会给人一种不友好的感觉,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司健在广播台并不是那么讨喜。

   除了日常在广播台的一些播音编辑工作,真正锻炼了他能力的是几次关键的大型活动。据司健自己回忆,2011年, 第一届“东湖达人秀”首次举办。 由于是新的一次尝试, 没有足够的物资,也没有台本,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台里的人自己想办法。赞助,是大家自己去拉;创意策划,是大家自己找材料、问前辈去写,正是这样一个齐心协力的过程,让所有人都心潮澎湃。终于,这些情绪在之后的一次聚餐中爆发了。而司健,也在这一次真正被所有人认同,收获了一句一生感动的话。

   “当初,我们听到一些关于你不好的评论,只用了两分钟;而真正认识你这个人,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从一名小小的部委到现在的台长,他所肩负的责任和从事的工作板块一直在变化,而他对广播台这个组织的感情却是愈见加深。对工作, 他一丝不苟,因为是真心热爱广播台。他坦言,从上任学长那里接过来了这份担子,自己就要对广播台尽到那一份责任,无论背后的付出是多么艰辛,他都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司健表示,他可能不是广播台创办三届以来中最好的一个台长, 但他做到了尽心尽力。提起那些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司健说:“没有我这个台长可以, 但是没有他们不行。”他把这些可爱的“战友“当作他的兄弟姐妹,他们的情谊不是“谢谢”这简单的两个字所能表达的。

  展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如今已经临近大四,前三年里虽然也有过去教育台实习的经历,但经过多方考虑他还是决定考研,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他表示, 尽管选择了考研, 但是也并不会有太大压力,只是抱有一种尽力的心态。如果最后没有考上的话,会去中国传媒大学的进修班进修,提升自己的说话技巧及其他方面的专业素质。播音主持的道路本就不平坦,尽管付出了这么多,却也未必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毕竟还有许多客观原因存在。但司健却说:“哪怕我没能在广播台做主持人,只能拿很少很少的工资在小婚庆公司做主持人,我也愿意,只要我还能留在舞台上。”又或许在最初,司健选择播音这个专业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现如今,这对于他而言已经可以称之为梦想,一种从心底坚持的东西, 决心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做好的一件事。

   而对于即将要离开广播台, 司健也有许多话想要对学弟学妹们说,也许称不上金玉良言,却也句句出自 肺腑: 对待问题,踏踏实实才是真;“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务必要记住的;为人处事,要学会多与人交流,吸收别人的长处化为己用;处理广播台内部事情的时候,也要与其他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记者的话:同一片天空下,却有着无数份珍贵而又特别的梦想,而对于司健而言,这些梦想背后,有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努力,采访最后,他表示希望通过记者向一路陪他走来的战友们说几句话:“王楠、王萌 萌、王继勇 、 郑黎丽、曹阳、吴操、徐小雅、陈雨霏、邹渡祥等等所有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一路相携,就没有今天的广播台,今天的司健!谢谢!”


责任编辑:詹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有一个播音梦——访校广播台台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司健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