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身患结肠癌, 她首先想到的不是住院做手术,而是她的教学和她的学生;原本在学生眼里刻板教条的的思想政治课, 她讲得绘声绘色; 在教室、在路边, 时常可以看到她与学生交谈的身影……她是学生眼中的“知心阿姨”, 是同事眼中的“教学能手”, 她曾先后荣获“武汉东湖学院九十教育奖章”、“武汉东湖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东湖学院师德标兵”、“武汉东湖学院优质课堂、 优秀教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013 年影响力提名人物”,她就是高伟丽老师, 武汉东湖学院思想政治课部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今后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
2013年12月初,高伟丽老师查出了结肠癌,医生让她当天就住院准备手术。 听到这个结果后,高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她的教学和她的学生。 她与医生商量,手术能否推到寒假再做,在遭到医生的严词拒绝后,她又恳请医生准她一天假。 第二天她赶到学校,上午召开了教研室主任会议和课部例会,安排好期末的所有工作;中午参加了学校教职工文艺演出比赛,她参加的节目获得二等奖;下午请 2 位老师帮她代课(本学期她上了2门课),请6位老师帮她改期末试卷和学生的实践报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很多同事全然不知高老师已重病在身。
国贸专业有个2011年毕业的女生叫王春丽,她母亲因病去世,痛苦之中向高老师倾诉。高老师一边安慰她一边对她说:“你母亲去世我很难过,今后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从此,对王春丽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高老师都格外关心关注。 王春丽毕业后,在枣阳市工作的她一直对高老师很是牵挂。当得知高老师的病情后, 毅然向单位请了九天假赶来武汉照顾她。 老师的身体慢慢恢复后,小王才放心地回到枣阳继续工作。 临走之前她对高老师说:“我上学时无依无靠, 您待我如妈妈,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您对我的爱,我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为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2003 届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曾在武汉东湖学院任教两年的刘莉琳得知高老师生病后,尽管工作繁忙,却坚持每周末去医院探望老师,直到出院还去高老师家帮她料理家务,陪老师聊天。还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几乎每天都会通过微信、QQ 问候高老师……
高老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很感动:“那时,医院的人都会问那是不是我的女儿,可真孝顺。我这样回答他们,‘她们不是我的女儿,却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
“思想政治课也可以如此精彩”
高老师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和义务。思想政治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是刻板教条的,但高老师总能将复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把抽象的内容演绎得绘声绘色,而这些都缘于高老师在课下的苦心钻研。为了讲好课,高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丰富的案例,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她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课堂辩论、影片播放、师生共讲、一周新闻播报、课前精彩十分钟等都成为教学的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她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精心挑选课堂讨论主题,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开拓学生眼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高老师的教学赢得了学生的好评。“真是没想到,思政课也可以如此精彩。”同学们这样评价高老师的课。有同学认为,“高伟丽老师的课没有照本宣科的枯燥和死气沉沉的气氛,她总是通过各种案例和讨论让大家明白各种原则、法规和道理。”
听过高老师课的人,往往都惊讶于她知识面的广阔。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她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除了日常工作外,还挤出时间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之余她参与、主持承担校级教学科研课题 10 项,省级教研课题 3 项;主持校级精品课建设一门;参编、主编教材、教辅资料 4本;她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 先后在《社会科学文献》、《实事求是》、《兵团党校论坛》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30 余篇。其中《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一文曾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她的话说到我们心里去了”
除了在教学中注重教书育人,高老师还在课堂上身体力行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以德修身,激励引导她身边的学生及青年教师。2005 年金融学专业毕业、目前就职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王晨,在大学时期就展现出了她较强的个人能力。 她曾担任学校《前沿》杂志的学生主编,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看待各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在老师眼里优秀的王晨却有着自己的烦恼——她没有什么朋友。在王晨周围的同学看来,她清高、孤傲,有些恃才傲物,可个性要强的王晨却浑然不觉。王晨非常喜欢高老师的课,“高老师课堂上讲的道理不是教条,她的话说到我们心里去了。”王晨被高老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诲和如沐春风的温暖所感动,每当有困惑时就会找高老师倾诉。
高老师深知, 眼前这个思想性、独立性、个性都很强的学生靠说教很难纠正她的问题。面对王晨的困惑,高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不动声色的“做”给她看。“更多时候, 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她如何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做事先做人,把人做好,才能把事做好;用自己对待一个问题的思考来引导她应该如何认识问题,应该从那个角度看待问题。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王晨至今很感谢高老师对她的教育和培养,在信中她这样写道:“因为高老师的影响,一直以来, 我学会坚持、忠诚和纯粹,为的是执着于内心的力量,坚守心中的理想。”“可以说,老师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的成长轨迹中了。”
“心灵相通的明灯”
教学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因爱而勤,因勤而舍。工作中,高老师努力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以平等的尊重对待学生,以真诚的爱心感化学生,把多年所学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悉心指导学生,有问必答。对偏常的学生,给予“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的关心。
目前就读于武汉大学、被导师推荐硕博连读的王建曾是个“问题学生”,他聪明,但调皮捣蛋,经常不上课,喜欢骑着摩托车在学校里到处“飞“。王建所在的班级也是个“问题班”,学生逆反、不听话、不懂礼貌。
“我找他谈了无数次,开始很反感,看到我总躲着绕道走,可我不能放弃他。”一次,高老师查课,发现王建没去上课,便上寝室找王健,寝室里没找到,便在学校里找。在校园里,高老师看到了骑着摩托车,远远“飞”过来的王建。“我就挡在马路中间,他一个急刹,吓了一跳。我们一句话没说,他乖乖跟着我进教室上课去了。”被高老师的执着所打动的王建再也没有旷过课,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刻苦学习。
在高老师的悉心教诲下,慢慢地,整个班级也有了变化,同学们变得有礼貌了,遇到老师、校长,知道问候了。
后来,王建报考武汉大学研究生,第一年以5 分之差名落孙山。他反过来安慰高老师:“老师,您放心吧,我不会给您丢脸!”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武汉大学研究生,读研期间由于表现优异,被导师推荐直博。
“毕业的时候,全班同学一起给我送了盏特别漂亮的灯,他们说‘老师,您就像这盏灯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这盏灯现在还放在我的床头,这是我和同学们心灵相通的明灯。”高老师说道。
课下,高老师总是认真地把同学们在作业、书信、短信中所反映的问题、困惑进行归纳总结。共性问题,利用课堂来解答;个性问题则通过面谈、短信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在教室、在路边、在办公室,时常可以看到她与学生交谈的身影。许多学生称她为“知心阿姨”,把她当作知心朋友,不愿和父母、朋友说的话却愿意告诉她。
“高老师爱生如子,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放假回家没路费,她给垫上;学生没钱交书费,她给交上;学生生病,她把发着高烧的学生送到医院,替学生交上住院费,又在病房照顾到深夜……身为母亲的她,深刻体会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其实就是爱的传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