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陈红进入我校工作,2012年进入计算机科学学院任专职教师,现担任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研室主任。历经十年沉淀,她曾获学校“2018年度师德标兵”“优质课堂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近期,由陈红牵头组织申报的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成功获批,她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获得以校企合作为主题的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子学习兴趣
信息化时代使计算机专业教材更换周期加快,低阶、陈旧的知识内容已经无法吸引成长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的00后大学生们的关注,只有不断的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才能被学生所认可。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陈红在教学研究方面狠下功夫,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陈红看来,教学是一条无止境的路,自己需要成长和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她积极申报课题、撰写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开发软著,为自己的教学汲取养分。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她积极探索学院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次担任学生集中企业实习的校内导师,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并以此为依据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由她牵头组织申报的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成功获批,她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获得以校企合作为主题的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陈红特别关注学生的专业竞赛活动,她动员学生积极参赛,并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的佳绩。她所指导的学生实践类毕业论文,曾获省级优秀论文。
作为高校教师,陈红潜心问道,心系教学。她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习专业发展上的最新动态,有时为了求证一个知识点,她会花费精力收集大量资料来验证。工作细致的她,在准备好教学大纲PPT之后,还将每一张幻灯片对应的需要讲授的细节都写到自己的教案中。“这样的习惯能让我在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延伸,同时又能全面地传授知识点,以确保教学质量”。上她课的学生也买账,纷纷表示课上的收获很大,知识点既全面也有侧重还很前沿。
为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陈红一直琢磨怎么上好一堂课。她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态。学生上机实践课上,她总在讲完知识点后走到每位学生中间,细致的询问、耐心解答他们的困惑,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判断上课的学习效果,反思授课方式,以促进教学。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互动中,陈红既了解到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收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她熟悉学生,在校园偶遇的路上碰见学生,她可以轻松叫出学生的名字。她还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尝试开展分层化教学。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她总是花更多的精力去让学生打好基础,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
用理解走进学生心里,用关爱助力学生成长
“了解学生多一点,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应对的策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陈红在教学中立足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除了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以外,她注重对学生修养和价值观的培养。为此,她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管理引导工作,利用任课教师、班级导师、教研室主任等工作渠道,积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看待挫折,对优秀学生引导他们更加奋发有为,对后进生则耐心帮助,使他们认识到自身问题,并帮助他们改正。
在一次上机实践课中,有位学生课上到了一半才进入教室,在进行一对一辅导时发现该生的实操内容还没有掌握。细心的陈红看到该生胸前还挂着一个工作牌,课下特别将学生留下来了解情况,并给他做补习。陈红得知该生家庭经济较贫困,一直在快递公司做兼职,有时候分拣快递还会加班到晚上的情况后,就主动联系学生辅导员,互通学生的情况,共同给予专门帮助,之后经常在上机实践课后将他单独留下来做补习。
当陈红遇到上课贪玩的学生时,便会格外关照。她总是走到学生身边,亲切地喊出学生名字,询问他们学习上的难点和困惑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指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并对学生的阶段性进步及时提出肯定、给予鼓励。这样一来,学生总爱上陈红的课,喜欢与陈红作交流,课程知识也学得扎实。
“把学生放在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来交流,要多一点再多一点耐心去关心引导他们。”在与学生相处时,陈红总是一再这样提醒自己,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陈红的付出获得越来越多学生的信任与感激。在2017年学校第四期道德讲堂上,学院全体学生送给陈红老师一面“敬业一丝不苟,解惑无微不至”锦旗。面对锦旗她动情地说:“这面锦旗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今后我要更加努力,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以爱的教育来提高自己教学艺术,才能对得起他们送我的锦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