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第25届湖北省翻译大赛成绩揭晓,我校外语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一班学子吴优、向陆慧珺分别荣获英语专业B组笔译组、口译组特等奖。值得一提的是,2015级英语专业一班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超过90%,该班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共计169项,各类英语赛事总体成绩也十分优秀。在高手云集的英语一班里如何脱颖而出?本期人物专访,我们采访了吴优、向陆慧珺两位英语学习高手,分享她们的学习经验和心得。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吴优,除了上述奖项,她高分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获得中西部翻译大赛三等奖,已拿到国家人社部英语翻译三级笔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证书、国家人才英语考试初级证书、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等多类英语职业相关证书。目前,她正在准备英语专业八级的考试,并计划明年继续考研。她说,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初中时,班主任就是英语老师,老师发音标准,谈吐风趣幽默,让吴优同学对于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是班里英语晨读最积极也是最早到的一人。
向陆慧珺,同样也是高分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雅思成绩获得了7.5分的高分,同时向国外大学投递了留学申请,而目前已经收到了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等英国高校的offer,她还在为刷新雅思成绩做准备。
相比于教师的影响,向陆慧珺对英语的兴趣则是源于父母的影响。她的父母认为,语言学习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在向陆慧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有意识地引导她看双语动画、双语书。后来,向陆慧珺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母则根据她的英语学习进展,给她买相应的书籍。
刻苦努力是唯一的捷径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将兴趣变为专长,却需要刻苦钻研、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吴优虽然在初中时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刚开始的英语学习并不顺利。她在词汇学习和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存在诸多困难,而她能做的就是多记多背、熟能生巧。她坚持每天背单词,不用大块的时间去背单词,而是把时间拆散,对每天学习的单词多看几次。她说,记忆没有诀窍,就是反复练习。经过初中三年的积累,她的英语成为了众多学科中让她颇有成就感的科目。而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上,吴优认为,语法学习是无法避开的难点,刻苦努力是唯一的捷径,她的学习方法是多做题,举一反三。
刻苦努力的样子总是一样。虽然有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但是进入大学后的向陆慧珺更是奋发刻苦。在夏季,她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进行英语听力与单词训练;在冬季,坚持每天五点起床,投入听力、写作、翻译等训练中去。当舍友还酣沉在梦乡时,她已经开始执行自己的每日学习计划。她的规划意识很强,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专攻点进行强化训练。每天坚持听TED演讲、查阅时事新闻的向陆慧珺说,语言的学习没有止境,永远在路上。将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克服惰性,将计划分解成许多个小目标,学习才能不断突破。
培育优良学风促学子成长成才
吴优说:“班里的同学都很努力,很多都是以寝室为单位一起扎根图书馆,相互督促学习,看到别人努力自己也会紧张起来,只有更加努力。”
在课堂教学外,学院注重引导学生由被动受学变为主动自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坚持对全体学生的集中早晚自习制度,辅导员和学业导师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在英语教研室主任雪莲老师的印象里,2015级英语专业一班是一群积极上进的孩子。班里学习自觉性都很高、学习氛围浓厚,在课间十分钟里同学们还相互交流学习、抄阅笔记。雪莲说,向陆慧珺是一个很勤奋的孩子,她会将课堂上老师所讲到的所有知识点记录下来,她的笔记是全班抄阅的模板。吴优是一个会抓重点的孩子,每当领会老师的知识要领时,她总会一边点头一边与老师做眼神交流。同时,积极向老师反馈自己疑惑的知识点。
在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向陆慧珺、吴优这样的优秀学子并不是个例,还有获“世界记忆大师”的2016级学生江金晏;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的周雅琪等等。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刘世平教授说,人才培养质量的背后,是学院全体教师的辛苦耕耘,是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落地生根。刘院长表示,学院在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赛事,以学促赛、以赛促学,在竞赛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学院注重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以科研反哺教学,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学。为培养专业知识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每年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获奖百余项。近三年,学院学生毕业率平均在99.20%,学位授予率平均在98.94%;就业率、专四通过率、考研生上线率各项指标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