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2021-05-28 11:04:39 浦珩

为了更好地引导广大师生学习“四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5月9日下午2点,学校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在线学习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二讲“新中国史”。这是继我校师生参加4月24日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讲“党史思政大课”后的又一次集体学习。

我校学生在线学习“四史”思政大课

  本次学习活动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主办,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雪超、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志丹、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肖存良担任主讲。王雪超教授从“民族独立新形象:由丧权辱国到屹立东方”“国家统一新局面:由四分五裂到团结统一”“人民解放新面貌:由受人压迫到成为主人”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张志丹教授解读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从新中国经济发展“奇”在何处、新中国经济发展“密码”为何等方面详细说明:生产发展快、经济体系全、基础设施优、协调发展新、国际贡献大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奇”之所在,坚持一条“道路”、把握四对“关系”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所在。肖存良副教授作了题为《新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和伟大成就》的授课,他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与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与成就等方面细致解读,最后得出历史启示:国家制度建设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国家制度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度优势需要转化为治理效能。

我校师生认真观看了这次思政课直播,认真聆听并记笔记,并围绕授课内容畅所欲言,开展了交流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雄飞说,察其所以来,才能知其所以往。青年教师和学生学习“四史”是为了把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成功的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和国家事业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都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需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历史史实给我们提供精神动力”。校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成员、2018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蒋慧芳说,通过此次新中国史课,重温了中国近现代史,进一步了解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和国家制度建设历程及伟大成就,感悟到党的领导是新局面实现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辈当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文字 浦珩 图片 黄薇)

责任编辑:王艺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张志丹教授解读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了解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和国家制度建设历程及伟大成就。
    })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