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专题学习会

2020-06-05 08:35:17

6月2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校党委书记蔡袁强主持会议并讲话。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教务处、发规处、国际处、健行学院、机械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创新学习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互动,务实务虚相融的方式进行,会议邀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工科专家组和工作组成员马陆亭研究员,在线作了题为《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一流本科》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中,马陆亭站在世界高等教育的理论前沿,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从三个方面对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解读:一是提升育人工作的内涵,大学作为大学生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结合浙江工业大学特点瞄准“创新、工程、文化”这三个关键词,积极探索教育模式的改革;二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流大学的成长具有不同的模式和路径,在深刻把握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的同时,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推动“新工科”发展,投身解决中国自身发展的现实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三是推动实现结构化育人,面对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未来,需要探寻基本的育人模式,从心理学找答案、从过去经验找答案、从国外模式找答案、从未来需求找答案,探索形成“环境熏陶+专业学习+实践活动”的模式架构。

蔡袁强在会上讲话。他指出,要通过本次专题学习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窗口意识”,弘扬“三创精神”,全面推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蔡袁强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服务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担当的角度看待学校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使命,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科教育,永远在路上。要进一步强化“窗口意识”,每个专业都要按照省属高校排头兵的要求,依托优势学科加强内涵建设,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要注重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开展一流科研。二要坚持标本兼治,以这次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契机,深入研讨,凝聚共识,推出一系列治标治本的改革实招。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与跨专业联合培养,优化本硕博一贯制课程体系建设。要强化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挖掘统筹,实现校内外共享。以岗位聘任为契机,坚持育人导向,优化评价方法,为潜心育人、成效显著的教师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要注重科教融合、寓教于研,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三是要围绕育人定位,着力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协同推进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真正把以教为本、以生为本落到实处。

李小年在讲话中表示,本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学校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开创新时期一流本科教育的一次动员会;是凝聚全校智慧,认真剖析问题,谋划好未来本科教育发展方向的一次“神仙会”。他强调,全面推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要重点思考和回答好“什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这个问题。学校的人才培养要实现“中国心”“国际身”,一方面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发展指标要国际化,对标世界一流。李小年强调,要基于目标,针对问题,明确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目标定位”,聚焦问题的“点”,串一流本科教育的“主线”,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制度设计,建立一套内容明晰,易于操作,利于评价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在推动落实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校管理的基础作用。

会上,教务处、学工部、健行学院负责人,分别聚焦学校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推进 “三全育人”工作、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等专题,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汇报了学习心得,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设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6月2日,浙江工业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校党委书记蔡袁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