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心得体会(二)

2020-09-05 23:16:28 李靖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以《概论》课为例

李靖
(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 价值性与知识性,是内涵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种基本元素。在现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着价值性与知识性分离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和目标的达成。价值性与知识性的有机融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要求,知识性是载体,价值性是目的,在教学中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等三方面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知识性;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句话明确规定了我国当前思政课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发展方向。从理论层面讲,“培养什么人”是指思政课的知识问题,从实践层面讲,“为谁培养人”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解决思政课的价值引导问题,“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构成思政课的有机整体。知识性与价值性是内化于高校思政课的两大核心要素,并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它把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高校思政课“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辩证统一,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把价值性和知识性有机统一起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中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科学内涵

从根本上说,思政课的价值性与知识性是由其课程属性和课程目标决定的,是内涵于思政课的两种基本元素。从价值维度看,思政课具有鲜明思想性和强烈政治性的价值定位,这是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属性,也是其存在的前提基础,回答的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从理论维度看,思政课是具有系统的知识性和严谨的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其学科设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作为一门课程,思政课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没有价值性的思政课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知识性的思政课是空洞的。

(一)思政课的价值性

价值,从认识论上讲,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是表示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益关系。作为哲学范畴,价值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根据本文中所讨论的问题,这里的价值主要是指主体对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和选择等的判断和评价关系。所谓价值性,就是指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高校思政课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性理论,是“真”和“善”的统一,其“善”,即价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性就在于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它代表了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解放全人类事业而奋斗的思想武器。

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课程,从本质上讲,思政课的价值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性决定的,是其学科的政治功能和教育目标的根本体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价值性是指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程,主要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其最新理论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触动学生心灵的课程,《概论》课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强化国家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纵观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史,教育始终在国家形成和社会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于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和社会治理来看,教育最早期的功能就是要培养民众形成国家认同的核心价值,加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尤其是在构筑民族国家的早期阶段,而非简单的对知识理论的传播。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会对国家认同感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交流的不断发展,彰显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我们在应对价值多元化带来的这一挑战时,就必须构筑完善的教育体系,加强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内化于人们心中。因此,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概论》课讲授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从一定程度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初步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特别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就越显突出,而先进文化的传播必然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代表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概论》课教学就是坚持和维护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体思想,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增进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

2、增进政治认同,厚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情怀

思想政治理论其本质属于上层建筑,这就决定了其根本任务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核心立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因此,办好思政课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问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决定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学灌输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巩固我国的社会制度所必须的,《概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引导人们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达成政治共识,反对政治偏见,获得相对一致的政治认同与政治理想,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毛泽东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实践证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协调社会意识,统一社会行动方面有着其他强制性制度安排无法比拟的渗透性和灵活性。正像科斯所说的:“任何政府都通过意识形态教育投资对个人意识形态积累进行补贴”[4],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那么意识形态教育就成为了政府的重要手段。所以,通过思政课教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协调和统一全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增强价值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完美社会人格

高校思政课是触动学生灵魂的课程,其最主要的目标和功能就是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人生理想和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人生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概论》课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脉搏,鼓励大学生树立并积极追求远大理想,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价值误区,针对大学生所出现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庸俗主义等倾向,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评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能使学生懂得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培养明辨是非、整体协调和应对挫折等能力,用历史和辩证的观点认知和处理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自由与责任的关系;能鼓励学生努力追求人生价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主观与客观、知识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面对生活挑战和考验,积极应对人生挫折与困难,锤炼意志,塑造品格。高校思政课能以其知识为基础,将知识教育上升到价值观教育,塑造大学生“和谐”人的完美社会人格,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思政课的知识性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及人类自身的成果,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学界目前对知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我国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去定义它。在认识论中,知识就是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知识”的解释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这说明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所谓知识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观念和意识的属性。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课程,自05方案以来,《概论》课讲授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上述对知识的定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体现知识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核心概念、重要观点和基本原理等体系完整而丰富,彼此间内在逻辑严密,判断和实证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体现自身的知识性。其知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内容的真理性。真理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强大的指导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吸引力,正是来源于其真理性,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理论的彻底”,就是指理论的真理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体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历史和实践早已证明了它的真理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同样,《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对“毛泽东思想”是这样写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评价和论述是客观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更是一种真理性的理论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始终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用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没有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没有背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偏离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价值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早已被实践证明的普遍真理,它在理论上科学地再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价值要求。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

2、科学体系的逻辑性。《概论》课的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逻辑上讲,它们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内容体系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这一逻辑性如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概论》课教材内容的关系,即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的关系上看,便表现为教学体系的逻辑上的转换和承接关系。因为《概论》课教材的两部分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应地与中国两个阶段的实际——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前与改革后相结合而产生的,从实践的维度看,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前与改革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我们不能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前去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后,也不能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后去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前,其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两个阶段具有历史逻辑性。从认识的维度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前的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飞跃的伟大成果,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得中国成功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后的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明确提出并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后经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良好开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3、指导现实的实践性。理论的本质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这决定了思政课的理论性是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它指导实践的重大现实价值。从其真理性与革命性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革命的理论,解放全人类事业的思想武器,是人类社会不发展前进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丰富生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做出深入的理论阐释和理论说明,对学生的思想迷茫、理论困惑、情感冲突、价值选择进行释疑解惑和引导;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经验进行理论的总结和概括,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大意义。

二、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它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高校思政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学科的角度,知识性是思政课存在和发展的学理基础,而价值性则体现其本质,是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性和知识性两者的共存共融,相互统一于思政课,这是由思政课程的本质属性决定,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要求。那么,价值性和知识性何以能共融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在根据是什么呢?

(一)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人类获得知识(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直接实践获得的经验性认识,另一个是通过间接学习而得到的理论知识。人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哲学上讲,知识与价值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道德(信仰)的关系问题。在知识与道德(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著名的就是“格物致知”思想。儒学提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学·经一章》),“格物”是指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致知”即指获得知识,包含穷外物之理(物理) 和人自身之理(性理)。儒家认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探究事理——即格物,只有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从而才能使自己意念真诚。所以,儒家思想在处理知识与价值(善恶)的关系上主张知识是价值判断的前提,认为一个人想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事理彻底明白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思想才能诚实,自身的品德才会提高,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此外,同样的论述还有“仁智合一”的思想,儒家认为“仁”与“知”是内在统一的。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仁知兼具才真正是智慧,成其为“圣人之智”,否则就只能是“智之贼也”。[5]因此,在儒家看来,知通智,内在地包含了仁的维度,同时格物以达到致知,即人可以通过运用理性的思维方法,把握事物存在的道理,由明白事物之理而推至关于人自身存在的根据和道理,主体即能形成道德认知,作出善恶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人为不善,只为不知”,[6]一个人能不能做善行,取决于他是否有正确的道德认知,之所以为恶行(不善),是因为他没有正确的认识。

苏格拉底把他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作为认识世界的开始,他认为认识自己是人们善恶行为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认清自己,便是“无知”,而“无知”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善恶行为的判断。他将不善行为归因于“无知”,认为为恶之人并不是恶的意愿使然,而是“由于无知而误将坏事物当作好事物”。[7]501-502这是古希腊思想家中最早对价值与理性(知识)之间的关系的哲学表述。

亚里士多德则重点论述了德性与理性(知识)的关系,他将德性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认为道德德性是灵魂的进行选择的品质,而选择是离不开理智的,因为要想选择得好,Logos (逻各斯,即理智的知识) 就必须真实,意念就要正确,就要按照正确的Logos去做。同时,他还认为道德德性与Logos共生共融,相互作用,前者使人们确定目的,后者使人们为实现目的选择正确的手段。[8]这就是说,即使认知理性不直接引起道德实践,它也是需要的,它是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的前提。因此,道德与知识是相互统一的。

另一方面,道德是否可教?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不能通过教育现实?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意思就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性本善”),只是到了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而养成的习惯才会相差很远。此外,现代心理学理论已经证明和诠释了人类道德形成的心理发展和建构过程,其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道德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人的理性认知,进而影响和改变道德和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意识)是人对外部世界主观反映,理性(知识)是一种在众多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更为普遍、更为抽象的反映,它是人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所产生的抽象认识,经过大脑思维加工后形成了概念和形象。在形成抽象的概念和形象过程中,大脑意识自觉地嵌入目的性的判断与选择,从而产生价值性的理性认识,如果说感性认识是被动的盲目的感受客观事物的话,那么理性认识就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对客观反映的归纳与总结,从而使人的行为方式具有更多的系统性和目的性,使人能主动地选择生存和发展环境。所以,人们需要在大量的无序的感性认知中不断地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有意识的价值选择,以克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无序向有序的理性自觉——这种无序的不知其然的知识就需要价值的主导,因此,知识与价值是统一的。

(二)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根本要求

由于思政课的特定的功能及目标,高校思政课具有双重的教学目标,即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引导)目标和一般的育人(知识教育)目标。知识教育是以知识传授、科学精神的培育、智力开发为其主要目标,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而价值引导是以人性的养成、人格的塑造、人的价值开发等为目标,属于价值论教育的范畴。从本质上说,作为知识体系的思政课学科属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所决定的。从理论体系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特征,这是作为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和一般性前提,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从价值体系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思想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特征,这是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和“为谁服务”的问题。而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的首要教学目标,也是最根本教学目标,当为其意识形态目标,即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的教学目标恰恰体现了思政课独特的价值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3]因此,高校思政课正是由于具有鲜明思想性和强烈政治性的价值定位,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正是因为有知识性与科学性的支撑,才具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当然在二者的关系上,作为本质属性的价值性处于决定和支配地位,而知识性则处于从属地位。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北大并专门视察马克思主义学院时就特别提出“马院姓马,在马言马”。这表明在价值性和政治性目标上,高校思政课就是要旗帜鲜明、态度明确、立场坚定。总之,价值性与知识性的有机融合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要求,知识性是载体,价值性是目的,两者内化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既要反对纯知识性的照本宣科式的满堂讲,又要反对离开知识的心灵鸡汤式的空洞说教。

(三)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体现了教育的目的和本质,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取向。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遵循学生成长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不是自然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同时也是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塑造大学生完美政治社会人格,是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政课的本质目标,而通过塑造完美人格而达到思政课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相统一则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的课程目标和育人模式的核心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好这一根本问题呢?这一任务无疑必须由思政课来承担。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格养成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人格理性养成的客观需要,彰显了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材过程中,知识积累与能力提高、知识学习与价值判断的关系是高校广大师生共同解决的最重要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如何进行引导和栽培?这就需要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相统一,从而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青年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政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而应该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角度,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中解释和实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实现教学中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互统一,使教书与育人同构、真善美相融合。

(一)课堂教学中嵌入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相互融合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真”科学,高校思政课教要把“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指导他们的人生实践。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即不仅仅传播“真理”(或“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它的价值性,让他们感受到思政课的“善”和“美”。因此,要实现思政课的双重目标,必须认识到知识是载体、是手段,而价值引导是核心、是结果,必须以知识教育来支撑价值引导,以价值引导来引领知识传授,从而真正把价值性和知识性嵌入课堂教学之中,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在《概论》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兼顾价值性和知识性两方面,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武装和占领学生的头脑,去激发学生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和人民情怀,引领学生加强自我修养、价值选择和人格塑造,引导学生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其方法论等自觉地付诸于自己人生实践之中,例如,在《概论》课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教学中,除了在知识层面的“是什么”——即内容、理论体系及特征之外,在引导学生掌握“为什么”——该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说这一思想是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什么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并且必须长期坚持?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唯有如此,思政课的价值性才能通过教学阐发出来,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

(二)实践教学中渗透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内外张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教学方式。从认识与实践的角度,任何形式的教育本身都应当是课堂教育(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的统一,即应当将实践教育的精神和方法渗透于知识教育,贯穿于知识教育的全过程。理论知识的传授(灌输)虽为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形式,但社会实践教学同样是它的重要部分,两种形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课堂教学中内化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深度融合,在实践教学中外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释疑,深刻体会价值引导的实践力量,从而展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双重张力。因此,我们在《概论》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和实践经验进行知识理论的讲解,根据实际采取课堂情景性教学比如演讲、辩论赛、朗诵和红歌接唱等,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践式教学中接受教育;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同构历史文化记忆;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国情省情民情社会调查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接受教育,内化知识背后的价值理念,厚植国家历史情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五四”青年节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全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给他们提供资源和条件,引导他们迈稳步子、夯实根基,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三)考核评价中重构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双重标准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考核方式最常用的办法是传统的笔试方式,虽然目前各高校在考核评价方面进行了很大改革,但这种方式有一个主要的缺陷就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相脱节。因为这种考试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注重死记硬背课本中“知识”部分,熟记课本中一些教条,而看不到思政课的价值倾向,甚至因为考试压力而对思政课产生反感,最终导致价值性得不到继承,知识性也没有真正掌握。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考核和评价学生成绩方式,不能以考试为唯一手段,更不能仅以课堂教学中掌握的知识作为衡量学生思想品德优劣的标准,要在考核评价中体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双重标准。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中关于教学方法就提出了“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 同时,2018年4月,教育部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思政〔2018〕312号)再次明确强调“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因此,我们在思政课的考核评价中要坚持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一般性考核与个别性考核、传统性考核与开放性考核相结合,根据思政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校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好坏优劣的评价就不能仅仅限于学生的成绩,而应该是多方位的,除了考试,还应该通过对其学习、生活中日常行为的观察,考察其对善热爱和对美感受;给学生考核评分时,不仅要看其笔试成绩,而且要看其平时表现,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纯的笔试评分的不足;同时,任课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做到“严格公正,评分确切”,综合评定成绩应呈正态分布,避免出现偏严或偏宽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政课的价值性在考核评价中得到真正的体现,使学生能通过考核深刻体会到人生价值,理解和掌握价值与目标、现实与理想、个人与集体等的辩证关系,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与亲和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s7865/s8417/xxgcxjp_2019/201902/t20190215_369607.html

[3]习近平.2019.3.18座谈会讲话.

[4][美]R.H.科斯/[美]阿尔钦/[美]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刘守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81

[5]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 中华书局,1980: 348.

[6]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 中华书局,2004: 164.

[7]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35-190.


责任编辑:侯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现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着价值性与知识性分离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和目标的达成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