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员在世界高铁大会分组会上分享科研成果
7月1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大连交通大学教工土木第一党支部的张吉松老师在分组技术交流会上作了题为“A Data Acquisition Schema and Exchange Format for High-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 towards Digital Twins”(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的数据采集模式与格式转换)的学术分享报告。

报告中,张吉松老师谈到,高速铁路基础设施(HSRI)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运营效率、韧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高速铁路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系统间连接不足、数据标准不统一以及互操作性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在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法、一个数据采集方案以及一种针对HSRI数字孪生开发的交换格式。通过将工业基础类(IFC)与CityGML和基于物联网(IoT)的数据采集相结合,所提出的方案支持实时数据采集,并实现多系统之间的无缝通信。

张吉松老师的报告分享了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了教工土木第一党支部在推动科技赋能方面的积极贡献。党支部通过组织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模式,为高速铁路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也为未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铁路联盟(UIC)共同主办。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及国内参会代表共计2000余人参会。大会聚焦“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旨在搭建世界各国高速铁路成果展示、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的平台,共同探讨未来高速铁路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借助这样的国际交流平台,教工土木第一党支部党员的科研成果有机会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关注,也为高速铁路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