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1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2020-11-09 22:32:44 栾海洋

为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根据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下发的学习教育安排,结合大连交通大学党委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土木工程学院2020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教工土木第一党支部将组织党员把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本期为您推送的是教工土木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栾海洋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的学习感悟。

WechatIMG291.jpeg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个专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的一部分内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201934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以及参加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长远指导意义,诠释了真理的力量。结合我的本职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与收获。

第一,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作为高校教师,我会在教学工作中注入新时代的文化特征,让学生在传统的知识学习同时也感受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与自信。

第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高校党员,要严格以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理论学习,带领学生党员,团结群众,共同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为培育人才贡献力量。

第三,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明明德,首先要明大德、立大德。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样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新时代的教师要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71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扎根于中国人民灵魂中的自信。

2020年,全世界迎来了新冠肺炎的侵袭,在如此紧急的时刻,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采取了正确、有效的措施,通过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为全球抗疫树立了典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作为高校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带领学生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心,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耿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本期为您推送的是教工土木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栾海洋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的学习感悟。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