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密码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开局项目中期进展情况报告

2021-12-06 10:19:48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将实施“四项工程”作为加强专业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聚焦建设一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动构建“后备骨干力量储备充实、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加强、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发挥、选拔使用机制不断完善”的工作格局,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学校党委书记作为项目负责人,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各有关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认真组织实施,以配合中央巡视为牵引,进一步深化实化工作举措,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合力推动专业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成效不断转化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源源动力,现将项目中期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体进展情况

(一)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

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解决问题为指引,统分结合,攻坚克难,全力化解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持之以恒、持续推进。坚持结果导向,将教师认不认可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成效为标准,接受检验、评判工作。“四项工程”实施以来,不断凝聚共识,打牢了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的思想基础。

(二)以组织推动和使命驱动的实践路径初步形成

“四项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着力加强专业人才政治历练、党性锻炼、能力训练。单纯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四项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以组织推动和使命驱动的实践路径。一方面,加强组织推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党委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二级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四项工程”推进机制。另一方面,深挖使命驱动,增强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教师个人追求融入到学校事业发展上来,在思想淬炼中提高境界,在政治历练中提高站位,在实践锻炼中大显身手,通过使命驱动实现“四项工程”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内在认同。

(三)以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专业人才的目标任务初显效果

实施“苗子工程”,研究生培养、教育和使用“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党员马跃获评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辽宁省优秀大学生党员”等荣誉称号;光仪学院博士学生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党员袁崧获评2021年辽宁省“华育大学生年度人物”(全省十人);由研究生党员组成的博士生宣讲团,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发起单位,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宣讲团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开展“抗击疫情”“四史教育”等专题宣讲10余次,累计参与近10万人,开辟了研究生思想引领的线上宣讲新战场,研究生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实施“基础工程”,深化打造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载体平台。创建“师道”系列品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思想引领,教师育人意识、导师第一责任人意识明显增强。实施“培育工程”,加强教师不同岗的位实践历练。目前共1103人作为培育工程重点对象,推荐担任研究所所长99人,教研室主任139人,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选”“用”“管”“育”贯通机制,实现全校双带头人选拔方式100%全覆盖,“双带头人”支部书记中正高职比例提升至38.5%,比2017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施“提高工程”,推动教师多渠道发展成长。目前共有274人纳入重点培养范围,其中已培养为双肩挑干部134人。

二、举措及成效情况

(一)实施“苗子工程”,为教师队伍建设备好“蓄水池”

一是优化支部设置,强化政治功能。实施“四项工程”以来,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科研团队等,创建62个研究生导师纵向党支部,优化支部设置,突出功能发挥,有效提高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着力选拔政治强、业务精的导师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包括25名教授、29名副教授),将导师育人功能有机融入支部政治功能,下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先手棋”。二是加大研究生党员发展力度,强化政治引领。开展“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导师带我学理论 “千名党员学习挑战赛”等教育活动,强化研究生对党的认识和入党积极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抓住“组会”这一研究生学习科研的特有模式,大力推进“组会中的党课”活动试点,累计开展百余期,加强理论宣讲阐释,提升研究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高质量做好研究生入党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实施全过程跟踪纪实,不断提升研究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先进性。实施“四项工程”以来,新发展优秀研究生入党2500余人。三是构建教育实践体系,强化政治历练。出台《深化“苗子工程”加强研究生党员骨干培养实施方案》,以党性锤炼、实践锻炼、岗位磨练、严格试炼的“四炼”模式为主线开展系统教育培训。学校机关各部门、各二级党组织多方联动、同向发力,为学员提供广阔锻炼平台;理论、实践“双导师”全程参与学员的教育培养,提供针对性指导,首期遴选31名优秀研究生骨干党员进行重点培养训练,经过44学时线下课程培训、40学时线下实践培训、44学时线上网络培训,现已推荐至机关工作助理、组织员、研究生辅导员岗位开展为期1年的实习。通过校内外的学习、实践及校内多岗位的轮岗工作锻炼,增强能力素质,为学校的教师队伍、机关管理队伍、组工队伍、学工队伍及各级公务员选调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

(二)实施“基础工程”,为教师队伍建设把准“方向盘”

一是政治把关突出“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学部(院)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全面把好政治关。认真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破除人才评价“五唯”顽瘴痼疾,制定任务清单和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党政班子成员、学科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的多重政审制度,健全二级党组织对教师“引”“选”“评”“聘”全贯通的政治把关机制。二是思政引领突出“实”。制定《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教师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依托教工党支部,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月开展1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实现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打造“师道师说”“师道师行”“师道师论”等系列品牌,推进体系式学习、融合式讨论、案例式研究,引导教师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实施专业人才思想政治专题研修班计划,选拔146余名教师骨干赴上海嘉兴等红色基地,追寻先辈红色足迹、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一个团队3人同时加入党组织,实现教师科研团队集体入党新突破。三是师德教育突出“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师德师风和学术表现纪实制度,突出师德师风作为第一评价标准的鲜明导向。发放《师德师风教育手册》至每一位教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到每一个党支部。将师德考核贯穿教职工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坚持多主体多元评价,以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客观评价教职工的师德表现。2021年以来开展1500余人次的师德师风行为审查。

(三)实施“培育工程”,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练兵场”

一是建立教师常态化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为本科生班级配备思政班主任或专业班主任,2021年已覆盖全部新生班级,目前共有1543名班主任,比实施“四项工程”前增加730余人。通过开设名师茶座、匠心育人工作坊和参与“我的2020”主题班会、“千言万语共话2021”、“学悟党史 青春报国”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加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毕业生离校、迎新等关键节点,积极组织专任教师参与毕业典礼、新生入学教育、召开第一次(最后一次)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加强爱校情感,增强报国信念,强化责任意识。二是搭建教师党务业务能力双提升的载体平台。与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有机结合,遴选一批有培养潜力的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目前,已有800余名教授、副教授担任党支部书记或研究所所长。目前学校各类基层支部中有73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比2017年新增44人,优秀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组织观念、奉献精神和担当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三是营造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建立领导干部与教师党支部书记定期联系、谈心谈话等制度,完善组织领导、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各项机制。

(四)实施“提高工程”,铺就从专业人才到领导干部的“传送带”

一是完善教师骨干多岗位交叉培养机制。作为“四项工程”的新举措,首次启动了学部(院)青年教师和机关(直属单位)专职管理干部双向挂职工作,不断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的储备,强化青年教师和机关(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的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实现管理和业务的互相促进,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二是构建专业人才多层次多渠道选拔使用机制。用好用活校内外挂职、借调锻炼等多种方式,积极选派教师骨干参加援疆援藏援滇、脱贫攻坚、博士服务团、省市各类服务地方的干部人才计划,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有计划地把教师人才放到重大工作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使其真正成长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流砥柱。实施“四项工程”以来,先后推荐19名优秀干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对外援助和干部人才计划。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实现“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的转变。深刻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点规律和思政工作发展趋势,推进“四项工程”方法载体创新,着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上下功夫,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加”的转变,助推教师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二是实现“整齐划一”向“百花齐放”的转变。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鼓励基层党组织聚焦“四项工程”目标任务,开展分众化、差异化探索,琢磨具有基层单位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使各项工作更好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二)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与巡视整改工作相结合。要将巡视反馈的相关问题,作为“四项工程”的实施目标,将巡视整改作为推动和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的重要衡量,不断增强“四项工程”的针对性,坚持标本兼治、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按照整体工作安排进行细化分解,以扎实成效体现对党忠诚,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二是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强化教育者先受教,把教师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点,以大道指引传道、大业驱动授业为引领,做实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掌握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海外归国教师的思想困惑和职业发展难题,推动“我为教师办实事”走深走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用教师育人育才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标准。三是与“十四五”人才队伍规划相结合。坚决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十四五”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人才引育方向,实现精准引育人才。将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和首要,将“四项工程”实施情况纳入重要议程,建设一流人才队伍,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三)突出“四个有力”

一是党建牵引有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夯实主体责任。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任务。推动构建“后备骨干力量储备充实、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加强、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发挥、选拔使用机制不断完善”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保障有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党委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二级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四项工程”推进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学校专业人才思想政治建设和实践锻炼发展的融合机制,为全面提升教师立德树人和“四个服务”能力水平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载体建设有力。与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有机结合,注重创新“四项工程”思路理念和方法载体,搭建教师党务业务能力双提升的载体平台。持续优化支部设置,加强研究生导师纵向党支部的覆盖质量,下好“先手棋”。继续打造“师道师说”“师道师行”等系列品牌,引导教师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四是素质提升有力。通过找准需求补短板、找准目标清底数、找准重点强实践,实行分类储备、精准培育、多岗历练,全面提升教师的各项素质,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潘洪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聚焦建设一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