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强国路,赋能东大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3-04 14:38:24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党支部现有党员40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4人、高级职称27人,博士后9人。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投身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为推动土木工程材料学科发展、服务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一、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样板党支部”。

(一)校际党建共建,携手共进

2024年12月18日,党支部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成功举办党建共建交流会。会上,东南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佘伟教授详细介绍了本校土木工程材料学科在师资队伍壮大、科研创新突破以及思政育人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分享了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宝贵经验。双方就提升学科影响力、强化团队建设与促进产业化发展等议题深入研讨、互鉴所长,并签署为期三年的党建共建协议,为常态化党建交流奠定基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科迈向更高水平。

图片1

支部与同济大学签署党建共建协议

(二)校企党建联动,协同创新

2025年1月5日,党支部成员奔赴江西安福县,与江西银杉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成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技术人员深度交流,了解企业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困境。高校教师凭借专业知识回应技术难题,确定多项合作研发方向,双方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明确在科研攻关、人才培育等领域紧密协作。此前,支部成员与江西银山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承担辐射制冷水泥基超材料仿生设计项目,聚焦行业前瞻性科技难题展开攻关。

微信图片_20250106144912

支部与江西银杉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

二、教育服务,点亮强国之光

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投身教育服务,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科普教育,培育科学种子

党支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党员深入中小学校园举办科普讲座等活动,向青少年普及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利用学院实验室资源,开展科普开放日活动,接待中小学生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科研氛围,感受科学魅力。

3D打印科普

支部成员为小学生科普3D打印知识

(二)知识传递,启迪成长之路

党支部成员刘加平院士走进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为高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以《关于成才的思考》为题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刘加平院士分享了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实际案例,结合时事热点,深入且全面地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对于成人、成才、成功的理解和思考。在交流环节中,学生们纷纷就自己关心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学专业选择等问题踊跃提问。刘加平院士耐心倾听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并且细致地进行解答,给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相信刘加平院士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会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刘院内蒙讲座

刘加平院士为鄂尔多斯一中高三学生开展讲座交流

三、科技赋能,勇攀创新高峰

党支部立足科研创新,为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聚焦关键领域,攻克核心技术

近五年来,党支部牵头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2项。

支部成员牵头的“新一代混凝土设计理论与方法”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针对混凝土“全生命周期不低碳、强度与韧性不协同、设计制备不精细”的科学难题,突破现有理念,开创新一代建筑材料的“新体系、新理论、新方法”,推动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设计变革,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二)搭建创新平台,汇聚科研力量

近年来,党支部积极作为,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成果斐然。牵头搭建了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3个校级科研中心。2015年1月,支部成员牵头重组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得批准,此实验室作为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承载着孙伟院士等一代代材料人多年的奋斗梦想与殷切期望,未来将为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推动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发展

党支部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例如,支部成员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水泥气凝胶材料通过仿生设计,将水泥与气凝胶结合,突破了传统水泥材料的性能界限,实现了绝热性能优异、强度高且成本仅为传统气凝胶二十分之一的重大突破。这一成果在建筑材料领域引发广泛关注,并被称为“低成本绝热超材料”,获央视报道。目前,水泥气凝胶已吸引多家企业关注,正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这项技术的普及将有望将建筑能耗减半,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社会。

佘院气凝胶

佘伟院长介绍全球首创水泥气凝胶新材料

四、实践育人,培育时代新人

党支部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一)国际交流,接轨世界舞台

在推动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才的征程中,党支部教师发挥先锋引领作用,连续两年精心组织并带领东南大学近50名本科生,奔赴英国剑桥大学,圆满完成了为期两周的暑期本科生课程项目。该项目为学生们搭建起一座与世界一流学府交流学习的坚固桥梁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对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国际学术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这一活动也为东南大学的科研学术交流树立了典范,为未来更多的国际交流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剑桥

参与剑桥暑期课程学习项目成员合影

(二)创赛领航,斩获荣耀勋章

近五年间,党支部教师积极投身实践育人工作,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指导,引领学生在各大高水平赛事中大放异彩。在挑战杯”“互联网+等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以上竞赛中,带领学生们一路过关斩将,累计斩获20项大奖。省级竞赛中,学生们也毫不逊色,勇夺16项省级奖励。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学生团队在党支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首次摘得国家级金奖桂冠,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充分彰显了实践育人的卓越成效。

在未来的“强国行”征程中,东南大学材料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党支部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断深化党建联建,拓展教育服务领域,加强科技赋能创新,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在迈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征程中,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开拓崭新局面。


责任编辑:孙畅
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