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红色传承 | 优秀党员上团课

2021-11-19 09:52:08

十月二十七日午12:30至13:30,建筑学院2021级新生们在高年级优秀党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东南大学梅庵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史料展,并且在求是堂聆听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团课。

梅庵行


团课开始前,优秀党员陈江同学带着大一的班级代表们参观了位于梅庵的史料展。史料展分为【序厅】、【师道梅庵】、【真理耀东南】、【初心照梅庵】、【时间长廊】和【中国青年】六个部分。同学们的目光跟随陈同学,一同感受思想与真理的光辉,领会中国青年的理想与担当。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历史上唯一一次在高校召开的大会,团二大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史的重要篇章,也是我们东南大学最为宝贵的红色财富。”陈江同学的解说词里有这样一句话。梅庵作为东南大学红色精神的载体,见证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值得每一位东大学子参观与感悟。


党育求是堂


梅庵之行结束后,大一全体新生集聚于求是堂,安静就坐。优秀党员郎蕾洁同学面对着同学们,站在讲台上,展开了独属于建院人情怀的主题团课——“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用信仰照亮未来”

首先,郎同学为同学们介绍了发生在南京雨花台的英烈事迹以及雨花台的建筑。

郎同学说到“热血酬壮志,三春草木寒,针对雨花英烈精神,我们从东南大学前身-国立中央大学的雨花烈士事迹中凝练,提出两个关键词:信仰与担当。” 信仰是革命者不竭的精神动力,担当是雨花英烈精神的精华。传承与学习英烈们的精神是每一个时代青年应要担起的责任。

接着郎同学为同学们介绍雨花台烈士纪念陵园。“作为一名东大人,我们要从远大目标中受到启发,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雨花台烈士纪念陵园的建造,东大建筑人也参与其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泰斗杨廷宝院士及其弟子齐康院士合作设计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纪念馆,以钟形平面纪念碑,警钟长鸣,铭记历史;以红色建筑常伫于此,缅怀革命先烈。

当年的东大建筑人用自己的方式来缅怀革命先烈,重现红色印记。如今的东大学子又该如何奋斗,扛起建筑人的新时代担当。郎同学为大家讲述了两个故事,让同学们思考启发。

第一个故事她说起在新冠疫情期间,东大优秀校友黄锡璆老先生,以79岁的高龄主动请缨,出山坐镇武汉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建造。以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青年一代建筑师, 用了短短的24小时,便赶制出480亩用地范围内的整体规划和288间应急病房的建筑设计方案,南京版“小汤山”快速出图。

第二个故事她讲述了来自于建筑学院的老师带领的设计团队,他们在井冈山市荷花乡山谷中的大仓村,通过设计唤醒被遗忘的山村和背后的红色文化。让大一学子们感受到他们作为建院学子如何亲身实践信仰,传承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郎同学希望大一学子们能够对自己未来建筑人的身份以及担起新时代的担当充满激情与憧憬,也祝福与希望未来在祖国需要的建筑人才的各个行业,都可以看到他们发光发热的身影。


今天,优秀的党员们带着大家感受革命先辈的事迹,学习英勇先烈的精神。先辈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学习与传承,努力在未来立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以奋斗者的姿态筑起玉砌雕阑。


文章来源:东大建院团学联





责任编辑:王鹏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用信仰照亮未来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