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第9党支部、博士生第1党支部联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平台党支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生物与环境演化党支部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能源与环境学院大楼1220举办了“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研究生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许德华,东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钱怡君,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珺、党务办公室主任兼支部书记龙凤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主任游萌等嘉宾出席,三校党支部部分成员参与。
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共同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活动伊始,与会党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教育强国目标和研究生培养使命展开深入讨论。围绕研究生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和实际工作,深入讨论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对教育的支撑作用以及如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研究生党员,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中追求卓越,更要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需要,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东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钱怡君
分享研究生党建经验
凝聚共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时代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东南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钱怡君介绍了学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整体思路和近年来的创新成果,结合能源与环境学院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以党建引领“双碳”科技创新的特色经验。随后,各支部围绕自身建设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第9党支部分享了“聚能”党建工作体系,通过“三大平台”“五项工程”服务师生、引领科研学术发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平台党支部展示了以“田间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依托“百村观察”项目,构建“七个有力”党建模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生物与环境演化党支部介绍了“党建引领+学术创新+科技服务”一体两翼的工作模式,强调党建与科研育人的深度融合。以上三个支部均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名单。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硕士生第9党支部作展示支部风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百村观察”平台党支部展示实践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生物与环境演化党支部展示建设成效
互学互鉴:汇集支部集体智慧共谋党建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自由交流环节中,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第9党支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以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平台党支部的成员分别就党建平台建设、支部工作创新、数字化党建工作全流程记录、将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如何有效将党建与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交融,大家在相互启发中拓宽了视野、汲取了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党建工作内涵和发展方向的理解。
自由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许德华进行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交流成果,指出此次联学共建活动紧扣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展开了深入学习与探讨,体现了研究生党支部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中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党支部从不同领域和实践角度分享了党建工作的创新经验,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促进了支部间的深入了解和互学互鉴。特别是在党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方面,与会支部展现了务实的态度和独特的亮点,为其他高校党支部提供了可参考的优秀案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许德华总结发言
本次活动在深化校际党支部交流协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研究生党员搭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学习平台。通过深入探讨和经验分享,与会各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模式创新、党员培养路径优化等方面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促进了理论学习的深化,使支部党员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时代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切实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青年党员立足岗位、服务国家注入了新动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