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映初心,非遗筑自信

2025-01-15 16:51:06 戎昱


活动背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扎染作为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第8党支部和艺术学院第2党支部携手于2024年12月14日在秉文书院成功举办“扎染映初心,非遗筑自信”主题党日活动,使同学们亲身体验扎染的魅力和乐趣,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活动开始

首先由艺术学院第2党支部书记张知琪为同学们带来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党课,学习和体悟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深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张知琪同志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为我们解读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以及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请到南京正则艺术设计工作室梁艳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来到现场,指导同学们进行扎染体验。梁艳老师曾获山东省神龙杯工艺美术设计大赛专业组金奖、全球创意人才设计大赛产品设计金岳奖等奖项,曾在1912街区打造《梦蝶》艺术空间并登上了南京日报。课堂上,梁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扎染的起源和历史。扎染是指对织物在染前进行缝、绑礼、绞结等系列防染处理,以便在渲染过程中使织物防染部分不能上染而出现纹样。扎染工艺常被应用于帽子、围巾、丝巾的图案颜色上,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主要为云南贵州等。其中用的染料来源多为板蓝根的叶子,在经过一系列加工后,会呈现出美丽的靛蓝色。


细致的讲解后,梁老师为参与活动的同学进行分组并分发活动材料,带领同学们开始进行扎染实践活动。



经过梁老师的耐心指导,同学们沉浸在艺术的熏陶中,创造独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万物生灵的蓝白图腾,是一针一线的绞扎,是一浸一染的上色,是一辗一晒的等待。草木如阿母般将能量与心意馈赠与人,而扎染人懂得这份心意,采摘、调配、浸染、冲洗、晾晒,多少次反复,终于沉淀出中国特有的“扎”一束奇思,“染”一抹妙想。



活动总结



此次扎染工艺党日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技艺的体验,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大家进一步理解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工匠精神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传承红色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卓越,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扎染授课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扎染这一传统非遗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我们的答卷。在今天的扎染体验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戎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通过这次扎染授课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扎染这一传统非遗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