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笔者认为,“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的当中,还有一批这样的身影:他们或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或受中国革命感召,不辞辛苦,不远万里,从五洲四海来到中国,参与到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中来。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法国医生贝熙叶,来自英国的“国际友人”林迈可、波兰的“外国八路”汉斯·希伯、美国的“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殊不知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段关于来自美国的“国际友人”阳早和寒春的“红色故事”,他们所代表的国际主义精神,是党史故事中一抹靓丽的色彩,正持续滋养贸大这片土壤,谱写着国际友谊新篇章。
阳早和寒春的长子、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阳和平在给贸大师生讲述父母的故事
4月下旬的北京,绿意盎然,勃勃生机。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王庄的中国农机院生态农业科技园,竹林掩映、流水潺潺,一派田园景象。这里是“国际友人”阳早和寒春夫妇的故居。上世纪40年代,他们便来到中国,先后在中国生活62年,在中国农机院生活31年,他们辛勤耕耘过的这片热土,如今已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际主义教育基地,融入了包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基因血脉,处处充满着活力。
我们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师生一道前来,在阳和平教授的带领下在农场参观访问。阳教授是名副其实的“洋”教授,一张地道的外国面孔,却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幽默风趣,谈吐不凡。他是阳早和寒春的长子,生长在北京,视中国为故乡。这片农场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每一个动物,每一株草木,这里是他的家。他口中的父亲母亲,是我们心中的“国际友人”,却是他眼里的“普通人”。
阳和平教授带领贸大师生在农场参观
一、“白求恩式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20世纪40年代,受中国革命感召,阳早、寒春先后从美国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那时起,他们在中国生活、工作62年,潜心钻研农牧技术改良、农业机具革新,为中国的良种奶牛养殖、繁育和机械化养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包括周恩来总理在内的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称为“白求恩式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阳和平教授讲,来到中国后,阳早、寒春一直在农场里工作,为中国养了一辈子牛。我们在农场和他们的故居纪念馆参观时注意到,二位老人谋事之精,创业之勤,堆积如山的笔记与图纸即是最好的佐证。
纪念馆里陈列的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为信仰而来!”阳早、寒春故居纪念馆里,这一行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这是阳早最初来到中国的精神动源。我们了解到,来中国前,寒春本是芝加哥物理大学的研究生,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有“原子能之父”之称的恩利克·费米(Enrico Fermi),甚至参与过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等红色书籍的影响,年轻的寒春满怀好奇:“阳早到中国去了,我的哥哥韩丁也到中国去了,为什么小米加步枪比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我非常想去看看。”他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并在延安的窑洞里结了婚,边区领导人林伯渠还为两人写了一幅大字:“万里良缘、圣地花烛”。之后的长达几十年,他们就在中国的农场里工作,除去中间有几次“回到”美国。2003年和2010年,阳早和寒春先后病逝北京。他们的子女把两人的骨灰撒在了陕北和内蒙古交界处鄂托克前旗的三边牧场,那里是两人为中国农牧事业奋斗的故事开始的地方。
二、“长在红旗下的美国人”
纪念馆展厅里,一幅幅老照片、一行行文字记录了阳早、寒春参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他们一生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工作,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终身的事业。我们了解到,在延安成婚的阳早和寒春,先是被派到瓦窑堡试制农机具,之后在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三边牧场,西安的草滩牧场,北京的红星公社、小王庄农场等地度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1952年,在三边牧场工作的寒春辗转来到北京待产,被宋庆龄邀请参加正在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当她得知寒春肚子里的孩子尚未有名字,便给他取名叫“和平”。
阳和平教授为贸大师生介绍奶牛饲养情况
阳和平教授说,来到中国之初,他的父亲阳早先生便运用所学习的畜牧专业知识开启了“创业”历程。当年的中国,囿于时代和条件所限,在畜牧养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多,阳早的到来刚好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的母亲寒春女士把物理知识用在了农业机械化上,多年来致力于探索如何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做出了一些成绩”。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传身教,时时处处影响着他。阳早和寒春的“红色故事”既建构了阳和平的独特身份,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他的精神信仰。作为“长在红旗下的美国人”,阳和平对社会主义中国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1974年,他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如今在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达观而开朗的他,甘之如饴。“大家来到农场这里,就是要看看共和国的历史,看看当年老一辈创业者的奋斗历程”,阳和平说。
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组织的“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阳早寒春纪念馆”实地研学活动,让广大师生党员在学习深受教育,在故事中激励初心,是全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阳早、寒春的“红色故事”,阳和平教授的“中国情结”,他们为中国农业、教育事业踏踏实实干出了一番成绩,他们的故事虽然“不见经传”,却将广为流传。
在阳早、寒春纪念馆前,贸大师生党员面向鲜红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活动结束后,张羽宁、李国昊等同学说,在纪念馆里,看着一张张老照片,阳早和寒春的故事令我们欣喜和景仰。阳和平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授了那段往事,他们的精神令人动容,他们的爱情惹人羡慕,他们的贡献让人敬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阳教授的思想来源,也更加理解了像阳教授的双亲阳早、寒春一样的人。他们虽然是国际友人,来自不同的国度,流淌着不同的血脉,但他们都对中国人民抱有深切的热爱,与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坚定自己的信仰,努力奋斗。
阳和平教授与前来参观学习的贸大师生在党旗前合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