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智慧大农业打造精准扶贫新模式,拉开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10-13 14:01:53

智慧大农业打造精准扶贫新模式,拉开乡村振兴新篇章

电子科技大学

粮安天下,食稳民心。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压舱石,农业现代化水平决定着国家现代化水平。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帮助岑巩县发展智慧大农业。生产上实现自动化、精准化,营销上形成以消费引导生产的互动机制,管理中建立数据采集与决策分析的综合信息平台。电子科技大学帮扶的智慧大农业项目,取得了可喜的脱贫致富成效,形成了具有智慧化、信息化特色的扶贫工作岑巩经验

一、基本情况

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部,农业人口占比接近70%,属于典型的农业县和国家级贫困县,拥有丰富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有着杂稻之乡思柚之乡等美誉。然而,缺乏统一规划、没有科学技术、缺少建设资金、产业链条不通、发展理念不新以及连片土地不足等条件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提质增速、百姓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也是造成贫困发生和延续的软肋。

电子科技大学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学校一流学科优势,提供技术支持,运用电子信息+”赋能农业生产经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33万元,及时纾解困难;组织专家谋划农业发展;充分调动校友资源,打通产业链梗阻,确保农户增产又增收。学校帮助孵化了一批智慧农业项目,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为智慧农业建设树立了新典范,更为岑巩县2019整县摘帽、精彩出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整体思路和实施进展

学校在帮扶中确立了建设智慧大农业的整体思路(图1)其中,一面旗帜是指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大理念是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项行动分别是数据连接计划、精益生产计划、绿水青山计划、上下贯通计划、培干储才计划,一个目标为致力于形成我国智慧农业建设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引入电子信息技术后,数据要素成为了新生产要素,相比传统农业,智慧大农业内涵更丰富、涵盖更广阔。


1 建设智慧大农业整体思路

(一)开展平台建设数据连接计划,协调农业发展规划

1.摸清贫穷病根,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电子科技大学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整体设计,聘请了20名教授、专家编制《岑巩县智慧城市规划(2016-2021)》,其中智慧农业是主要版块之一。学校投入资金90万元,帮助建设脱贫攻坚作战指挥系统,对全县贫困人口基本数据进行把脉问诊发现穷根。了解到全县贫困人口中有40%是由于缺乏相关技术而致贫,学校决定将发展智慧农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靶向发力点。

2.找准致富路子,精准布局小步快走

处理存量与增量关系,整体统筹一盘棋。电子科技大学共计投入资金20万元,由资源与环境学院负责,开发出数字资源环境分析与展示系统对全县的自然资源存量情况进行数字化,做到心中有数。为避免对当地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学校慎重研究决定,将电子信息这个增量应用到当地农业发展中,引入专家学者、输入帮扶资金、对接合作企业小步快走方式,有计划地帮扶建设了一批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特色的智慧农业项目。

(二)开展农畜产品精益生产计划,开放农业生产数据

1.数据赋能,加速产业弯道超车

巧用变量,农业产销一张网。学校在推进智慧大农业项目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以一网三统为抓手,构建智慧农业发展体系,发挥信息技术乘数效应。

一网统管传统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以养猪为例,每千头猪需要配备67名工作人员(经验统计)。自20171月起,电子科技大学先后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助力智慧养猪项目完成智慧化管理系统开发和硬件建设。不仅有视频监控,猪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氧气浓度调节都有传感器自动检测调节,既智能又精确。只需要6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年出栏生猪10000头的养殖场。在学校的帮助下,这家智慧猪厂总收入可达2600万元,可带动7个贫困村的1017户贫困户增收。


2 塔山村智慧猪场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检测控制

一网统防传统水稻生产都是农民根据自身经验对病害进行判断,不仅具有滞后性,而且精准度不够。电子科技大学投入资金300万元,整合华南、西南八省市近20年的水稻农情数据库,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水稻农情监测系统应用于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通过算法分析数据,获得健康水稻的全周期生长曲线。通过对标稻田内的高光谱成像仪、植株营养素分析仪等仪器监测数据后,及时为农技人员、农户提供水稻病虫害预警。


3 “天空地一体化水稻农情监测应用于岑巩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

一网统销2018年学校领导来到岑巩县大有镇腊恰畈村农业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摆脱增产不增收困境,实现产业扶贫目标,学校提议要进一步加强智慧化20201月,由电子科技大学委托校友企业成都韩希云遇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教育系统消费扶贫平台—“e帮扶,将线下销售搬到线上预售,帮助农户将产品卖到全国,规避了滞销风险;并通过以购代捐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学校累计帮助园区销售水果140余万元。

2.质量提升,建立产品口碑效应

数据赋能,打造产品质量能量包。学校通过群策群力,从生产数据化、智能化、互联网化三方面帮助当地农产品快速提升质量,建立市场口碑,形成了保障农户收入的长效机制。201810月,由电子科技大学出资,联合校友企业成都方米科技有限公司,对腊恰畈村智慧果园项目进行全面改造,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园区新建了农产品溯源平台和订单平台智能系统,对园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了智慧果园的园区品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帮助岑巩县大有镇腊恰畈村和汤江溪村的83户贫困户提高了收益,每年每户收入约增加6000元。


4 腊恰畈村智慧果园实现种植环境监测和产品溯源、订单智能管理

(三)开展科技兴农绿水青山计划,绿色农业发展实践

1.屏除破坏式发展,创新脱贫扶贫新路径

从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生产。在帮扶的过程中,学校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充分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实施绿水青山计划,通过生产全过程管理,确保对环境的全方面保护。思州绿茶曾载入陆羽《茶经》,但对施洒农药、化肥没有严格管理,造成了土壤污染,茶叶残留检测超标等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帮助茶园建设六套视频监控系统,一套太阳能发电蓄电设备,2套环境小气候监测设备,一套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建立科学有效的日常监控体系,提高茶园的可视化监控,环境监测能力。在智慧农业的理念下,2019年,岑巩县茶叶产量1019吨,总产值6402万元,覆盖带动贫困户3641001人,户均增收3000元。

2.推进保护型建设,树立现代农业新标准

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电子科技大学将天空地一体化水稻农情监测系统应用于岑巩县注溪镇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帮助当地农业生产从传统迈向智慧。过去凭经验判断进行施肥、施药,现在通过智能设备可以看到水稻营养的准确数值,为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了农药、化肥滥施,造成环境污染。

创新思维,变废为宝。过去全县有90%的农户生活用能源自薪柴,年耗薪炭柴折合木材量达15万立方米,造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学校建议下,岑巩县政府推出了养殖-沼气-种植模式,把养殖场粪污处理所产生的沼气转换为燃料和养料。目前,岑巩县通过实施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共完成建池11010口,沼液浸种面积12万亩,沼肥种果2.5万亩,沼肥种菜1.16万亩,预计每年实现增收1400万元左右,近1.3万贫困户受益。

(四)开展产业链条上下贯通计划,共享智慧农业成果

1.凝聚社会力量,全方位完善产业链条

建立产业链上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联系。截至2020年上半年,在学校的对接下岑巩县农产品共在“e帮扶上销售180余万元,其中全校教职工累计购买150余万元。学校帮助岑巩县建设容量900立方米的冷冻库,延长销售时间、扩大销售半径,提高农户收益。除此之外,学校信软学院本科生创业代表郑裕川、杨鸿成立的公司积极为岑巩农产品设计包装,将岑巩农产品引进社区扩展销售渠道。

2.保障农户利益,全周期管理产品供需

打通产销壁垒,减少农户风险成本。解决农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当前化解农产品供需矛盾的关键。学校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用互联网+农业来武装农业、提升农业,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卖得好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开展科技教育培干储才计划,创新农业发展理念

1.提升干部科技素养,接入互联网思维

创新培训内容,以思维转变促理念创新。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聚焦岑巩县智慧农业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3万元,举办一系列岑巩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集中培训班,参训达4297人次;邀请如全国模范教师博士生导师罗大明教授、航空航天学院李滚教授等开展思州大讲堂专题讲座,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课程,有效增强了岑巩中青年干部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工作能力。

2.加强基层人才培育,建立大数据思维

创新培训形式,以实践操作促能力提升。建立走出去培训模式,学校接收51名岑巩青年干部到电子科大科研中心、校友企业及下属各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的计算机能力提升培训及挂职锻炼,为智慧农业建设运行及后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还将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田间,对设施设备如何操作进行实地讲解,确保人人听得懂、人人用得会。

3.建强帮扶智囊队伍,树立协作思维

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党内党外专家云集。电子科技大学精心组织了一批党内党外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其中,成立同心专家智囊团智慧岑巩专家团,成员共计20人到岑巩开展讲座,为地方提供产业发展咨询指导服务。

汇集强实力智囊团队,校内校外学者齐聚。学校积极联系、组织一批兄弟院校如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为岑巩智慧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搭建消费扶贫平台,吸引53个高校869名志愿者成立“e帮扶高校志愿者团队,面向79所高校的16万师生和校友用户全力推广岑巩农产品。

三、主要特点与成效经验

(一)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建设农业发展新模式

实践证明,建在生产线上的党组织是保障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效能的重要压舱石。党组织能够有效地起到统领生产思想、提高人员觉悟、把握发展方向等关键作用,还能够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及时上报给上级党组织,高效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

(二)科技赋能精准扶贫,带动示范学习强效应

农业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四化改革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四化改革带来的经营主体组织化、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扁平化、生产精准化能够较好的破解我国深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农村留守劳动力老龄化、农村产业空心化等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岑巩农业的四化改革通过信息科技与互联网思维能够实现农业产业数据化、扶贫工作精准化、富农强村长效化、产业链条多元化、生产单元规模化,为其他地区树立示范学习的标准。

(三)积极培育致富能人,发挥领军头雁大影响

在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大农业项目地推进过程中,一群致富带头人被培养出来,一系列明星项目被市场广泛接纳,一系列科研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被成功孵化,一套智慧大农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被成功研发,而这些致富能人致富项目致富成果致富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财富效应学习效应。其直接结果是先进智慧涉农技术、先进科研成果以及先进产业模式在贫困地区的广泛扩散,助力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摆脱土地、资金、技术、人力要素的劣势,同时,项目产生的头雁效应”“学习效应都能够带动其他贫困县学习成功模式。

(四)深度挖掘反哺效应,利用教育基地强效能

电子科技大学帮扶岑巩县建立了一批国家级与省级农业产业园、孵化了一批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完成了一批高科技新型农业产业项目、研发了一批涉农科技成果,深度提升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扎实构建了扶贫富农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这些产业园、产业示范基地、产业项目、科技成果等载体也具有明显的反哺效应。教职工可以利用岑巩县的扶贫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可以开展各类国情学习与生产实践,校友可以依托地方资源创新创业。反哺机制能够保障党和国家给予的每一分资助都能够被用足、用活、用好,将扶贫工作的效能充分挖掘。

(五)扎实践行五个坚持,构建发展理念大格局

电子科技大学在岑巩县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扎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五个坚持为指导思想,保障扶贫工作的高站位、高效率、高水平。第一,坚持一张蓝图,形成产业规划新气象。第二,坚持思维更新,建设农技人才新队伍。第三,坚持数据赋能,实现精准扶贫新路径。第四,坚持绿色发展,突破质量兴农新高度。第五,坚持产销衔接,促进市场供需新均衡。

四、推广实施思路

(一)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部署农业现代发展大格局

电子科技大学在对口帮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离不开学校具有前瞻的科学顶层设计与精细的扶贫工作计划指引。在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有规划意识前瞻意识,还要有大格局,具体体现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全面统筹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各类生产资源、立体布局各类农业产业链架构。

(二)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紧跟农业转型升级大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电子科技大学紧跟国家战略大方向、紧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趋势、紧跟新型农民职业化大潮流,用智慧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当代中国农业农村中突出的土地闲置与细碎化、留守劳动力就业、农业低效益高污染等亟待解决的尖锐问题,能够让传统农村、农业、农民旧貌换新颜

(三)凸显电子信息赋能效应,构建农业智慧运营大系统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巩固脱贫工作成效,必须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科技赋能地乡村善治之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农业智慧大脑形成有助于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能。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也能够推进乡村治理手段与治理体系的升级换代,能够有效提升党建引领下农村德治、自治、法制三治融合发展水平,从而最终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善治


责任编辑:电子科技大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智慧大农业打造精准扶贫新模式。学校帮助孵化了一批智慧农业项目。学校在推进智慧大农业项目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