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行”成果展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组织开展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
高校思政网开设“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专栏,集中展示各行动单位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强国行”专项行动工作中的先进做法与典型经验,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党建引领 社会治理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治理团队党支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治理团队党支部获评广东省第五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强国行”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委员会“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坚持以规范化助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支部成员思政引领力,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中示范作用,不断提高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治理团队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努力擦亮“党建+社会治理”党建工作品牌,申报案例《党建引领下东区街道竹苑社区运用“373工作法”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荣获2024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公益慈善专项奖”“百村调查・青年行・青年说”调研项目入选“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项目类),申报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市社会服务联合会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立项,支部以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口述村居史、青春同行·青引力计划校社共同育人项目等党建特色活动助力中山市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以“经典面对面”读书分享等活动将党建工作、教书育人、学术科研、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有机、紧密、深度结合。
01擦亮“党建+社会治理”高校智库品牌
社会治理团队党支部骨干教师申报的“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创新与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成功获批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了我校该类省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支部报送的案例《党建引领下东区街道竹苑社区运用“373工作法”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获2024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公益慈善专项奖”;研究成果荣获全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国家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广东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中山市社科精品项目一等奖等;科研课题多次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出版社会治理领域专业著作四部,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社会主义研究》《求实》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资政报告多次被中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多项研究成果被中山党政部门、镇街采纳并转化为公共政策。
02党建工作与教研教改深度融合
社会治理团队党支部明确以“高效培养大数据时代综合管理应用型人才”为育人目标,以“党建引领→家国情怀→知识传授→扎根实践→能力培养”五个维度统筹推进教学改革工作,通过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与实践引领学生共同进步。支部教师团队申报的《公共政策学》课程获2024年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公共管理学》荣获2022年广东省线下一流课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市社会服务联合会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获得2022年广东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立项;《“五维协同、三位一体”: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03党建引领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社会治理团队党支部聚焦社会实践,积极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社会治理党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百村调查”“口述村居史”“青春同行·青引力计划”等高校与社区合作推进的育人项目。其中,支部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百村调查・青年行・青年说”调研项目入选“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项目类),并荣获2024年广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典型案例;支部教师申报项目;支部开展的特色活动“经典面对面”读书沙龙已开展26期。
未来,支部将不断强化高校“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围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和实践育人开展工作,引领广大师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