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务学院一支部:赓续太行精神,建设教育强国——国务学院师生赴山西武乡开展“强国行”社会实践
武乡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这里曾是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地,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为深化校地合作,2025年7月14-18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张建新教授带队赴山西省武乡县开展“赓续太行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重温烽火岁月,学习太行精神
实践团队重走八路军抗战足迹,学习总书记在山西阳泉考察讲话,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14日,师生首站抵达八路军砖壁旧址和王家峪旧址。在砖壁村百团大战总指挥部旧址,师生聆听讲解员详述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指挥华北抗战的峥嵘岁月。泛黄的电文手稿和简陋的作战室,再现了“百团大战”的决策场景。

图1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
在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实践团队走进朱德、彭德怀、左权等革命先辈们抗战时的工作和居住场所现场教学,聆听艰难岁月里八路军和武乡老百姓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温情故事。

图2 在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学习
下午,团队转赴下北漳村鲁艺学校旧址。这里曾培养大批抗战文艺骨干,师生通过鲁迅艺术学院的历史展陈,体悟文化抗战的力量。

图3 鲁迅艺术学院下北漳旧址
7月15日,实践团队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开展学习。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馆藏的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记录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的抗战历程,展现了八路军在艰苦环境下的顽强抗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英勇斗争。在八路军文化园数字科技体验馆,AI技术复原了抗战烈士的英雄面容,用大数据绘就十四年抗战的精神图谱,以动态形式重现历史瞬间。实践团队通过数据体悟太行精神。

图4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1938年的长乐战役是抗战中唯一一场歼灭战,也是八路军单次歼敌最多的战斗。关家垴战役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实践团队来到长乐战斗纪念碑、关家垴战斗遗址、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献花致敬。

图5 查看关家垴战斗工事

图6 向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献花
此外,实践团队在武乡期间还参观学习了国家安全教育馆、长治市党风廉政教育武乡基地等。
二、调研产业发展,体悟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将红色基因与现代发展结合,探索革命老区的转型路径和乡村振兴之路。在武乡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队先后调研太行山酒业和武乡小米产业园,早日蹚出发展新路:“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凭借智能化酿造体系,成立仅五年的太行山酒业已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脱颖而出,成为区域创新突围的成功样本。小米产业园将有机农业与游学体验、采摘园区、农产品加工相结合,在周边地区形成了独具品牌的试产规模。
实践团队还来到蟠龙镇栗家沟村、丰州镇里庄村,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乡村发展情况。在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的定点帮扶下,太行山中的村落换新颜,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迈进。
结束对乡村的调研之后,实践团队听取了武乡县政协关国庆副主席关于武乡红色革命历史与乡村发展的报告。关主席指出,武乡县民风淳朴、旱涝保收,军民鱼水情使得八路军总部在武乡县驻扎了500余天,在这里指挥了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在乡村振兴和城市工作会议的背景下,武乡县更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弘扬太行精神,积极发展县域经济。
三、深化校地合作,建设教育强国
在助力成长计划的支持下,国务学院四位学生赴武乡四中开展支教活动。支教队员满怀热忱,跨越山水,于7月3日抵达山西省武乡县,开启了一场为期15天的学习之旅、服务之旅。结合学科特点、个人兴趣,以及同学们的实际需求,支教队员设计了国际热点、学科基础、兴趣培养、励志启迪等精彩纷呈的课程。在课余时间,学生前往武乡县红色场馆学习伟大抗战精神。
17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武乡四中看望支教队员,并与武乡四中开展了座谈。武乡四中校长史志强介绍说,国务学院共有12名支教学生来到红色武乡,为武乡四中带来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理念、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国务学院在未来将继续支持武乡四中教育发展,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进入红色武乡。

图7 在武乡四中座谈、慰问支教学生
结语
五天的武乡之行,是一次精神淬火与国情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师生从八路军“用生命守护信仰”到小米产业园“以产业赋能乡村”,见证了革命老区在转型中蹚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未来,国务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