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立业新时代 | “钟扬式”好党员:宋志坚教授

2021-01-18 18:09:23

2018年,复旦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引导教师和党员向“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钟扬同志学习,开展了“钟扬式”好党员、好老师、好团队的评选活动。

基础医学院师生在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的过程中,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时代使命,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涌现出了一批“钟扬式”的好党员,好老师、好团队。在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之际,学院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营造崇德尚学、敬业育人良好风尚,为“双一流”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近复旦大学“钟扬式”好党员:宋志坚教授

事迹介绍

宋志坚同志心中有党,忠诚人民,自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他始终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不畏艰险、锐意进取,面向学术前沿、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在我国数字医学领域,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末,数字医疗技术及其相关设备高调登场,并迅速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医疗与生物技术一道构筑起现代医药领域最重要的两大支柱性产业,它对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畏艰险,奋发图强

我国在数字医疗关键技术的掌握,特别是在相关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重要产品或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临床应用受制于发达国家及其少数几家垄断性企业。宋志坚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对国内外数字医疗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在该领域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产品制造加工过程中,而是体现在产品相关的技术发明与创新能力。在学校领导和资深专家的支持下,由宋志坚同志领衔于2000年1月开始组建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建立了由不同学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从关键技术的解决和人才培养入手,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之路。经过10余年的努力拼搏,宋志坚教授带领着这支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心创立伊始,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从仅有的一张批文做起。发展到今天,数字医学研究中心拥有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经信委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等各类纵向科研基金近5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实验室能够招收生物医学工程学和医学信息学两个专业的博士以及硕士研究生,为研究生开设了4门新课程、为本科生开设了1门新课程。同时实验室 还成功研发出4项高端数字医疗产品,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20多项。

         立足社会需求,致力科技创新,解决临床难题

作为共产党员,团队创立伊始,宋志坚就意识到,要突出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立足本职岗位,做出突出贡献,不仅要致力科技创新,还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到临床,切实解决病患的难题。针对数字医学专业的特点,他提出了如下观点:我们所从事的科技创新,如果最终不能被临床所接受,长期不能在疾病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研究就没有多少价值。

近几年来,宋志坚所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用于神经导航的IGNS系统就成功为病人实施脑外科手术近3万例。其中绝大多数是常规模式难以开展的手术,举例说明如下:

脑胶质瘤手术的关键是准确识别肿瘤边界,IGNS系统可准确定位表面皮层与肿瘤边界,辅助医生分块切除肿瘤,手术结束时再在导航指引下,判定肿瘤的切除范围,明确肿瘤是否完全切除。临床上用该系统已成功救治数百例胶质瘤患者,统计分析证明:该系统可提高肿瘤切除率86.7%,降低并发症12.1%,降低死亡率0.8%。

又例如:课题组将DTI成像技术引入导航系统中,这是课题组的又一创新性成果,它使导航仪能够显示出白质 传导束的解剖学特征,传导方向及其和病变部位的形态学关系,为术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功能区或传导束的损伤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中,用于术前仿真和术中定位的影像多为术前影像,手术过程中,因术中操作及环境改变,软组织器官通常会产生变形,从而严重影响仿真效果和定位精度。针对这一国际前沿课题,宋志坚及其团队提出了软组织器官的动态建模理论和方法,可以对术前图像进行实时仿真和矫正。发表的研究成果,被神经影像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杂志 NeuroImage中的论文作者引用,评价说:这种人脑动态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将是未来几年临床对因术中软组织变形引起的定位误差进行矫正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团队还在经皮微创计算机辅助脊柱手术系统研发中取得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和技术创新,实现了相关设备的国产化。在脊柱手术中,椎弓根钉是否能够准确植入是脊柱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的椎弓根钉植入方法不仅对手术操作者造成损伤(受X-Ray辐射),同时由于脊柱解剖学形态的个体差异性,以及 X-Ray透视图像空间位置表达的局限性,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专家,也难免出现塔、钉穿破椎弓根、位置或方向偏移、神经损伤等问题。针对这一重大临床课题,宋志坚带领的课题组,在解决若干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经皮微创计算机辅助脊柱手术系统。临床应用证明:该产品能够辅助医生实施经皮微创脊柱子术,并且在保证手术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的术中创伤,为减少医疗事故、提高手术质量、避免术中医患损伤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经济价值

宋志坚同志带领研发团队经过10 多年的艰苦努力,在成功解决若干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国产高性能神经导航产品,该产品不仅整体性能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在导航精度、可操作性、导航信息量、脑功能显示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要 突破与自主创新。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国资委的支持下,研发团队建立了产业化基地,完成了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目前,该产品已在全国 40 多家医院推广使用,成功开展神经导航手术近3万例,涉及脑胶质瘤、脑膜瘤、血管瘤、骨纤维结构不良、齿状突畸形等高难度手术种类。该项研究成果对传统手术方式的转变,实现外科手术的精准、微创操作,以及提升高端国产医疗装备的国际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获得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

宋志坚及其研发团队,研制出国产脊柱微创图像引导手术系统,提高了脊柱手术的质量,大幅降低了术中X线对医患的辐射损伤。经90例临床试验证明,该系统可以用于辅助医生进行椎弓根钉的准确植入,不仅减少了手术风险,还将术中X线对医患所造成的损伤降低了60%。

宋志坚同志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修身律己、甘于奉献,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直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

      以德立学,培养数字医学交叉学科创新人才

宋志坚同志承担了一门本科生课程和一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招收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宋志坚同志在培养学生方面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不论是在学生的招录亦或是学生的培养过程,良好的品德始终是学生评价的首要标准。在这样的评价导向下,实验室团队中,在读学生的党员比率高达88%。这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高,拥护党的领导。同学之间真诚、友爱、相处融洽,处处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科研上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创新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医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集成了医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等诸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何在综合性大学中如何实现跨一级学科甚至跨学科门类培养研究生是一个难题。宋志坚同志基于数字医学中心坚实的科研平台,领衔于2007年成立“教育部复旦大学数字医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实验室”。通过数字医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平台的建设,使得来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等不同一级学科的研究生,针对医学尤其是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在此平台上实现跨学科门类的合作交流与联合攻关。相关教学成果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没有英雄,创新还靠团队

宋志坚同志始终非常重视团队的建设与力量,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认为只有一支高素质、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团队,只有严格的规章和纪律,才能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

针对团队建设他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树立党员先进性意识,强调科技第一生产力观念。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他挤出时间,认真学习党史材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并经常向教职员工介绍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奋斗史,告诫大家不能忘记过去,更不能忘记党的优良传统。经常向大家介绍、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提醒大家不要偏离方向。

团队成员多数来自研究生出身的青年教师,他们重科研、轻临床、重自主、轻规章,重个性、轻团队。针对这一薄弱环节,宋志坚首先从改变传统概念开始,提醒大家创新必须在充分消化吸收基础上才能实现,必须具备长期的积累,鼓励科研人员到临床一线了解临床需求。提出“两头在外”的科研理念,即课题来自临床一线,科研成果最终由临床给予检验。

2、在团队建设中,他还认为:一个单位靠一两个"英雄"是办不成大事情的,创新文化、规章、流程与团队是科研机构的生命线,尤其是涉及生命安全的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更是如此。

3.在团队发展过程中,他还始终注重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实事求是地承认个人利益的客观存在的同时,特别强调了责任、荣誉与集体的观念,强调唯利是图的单位或团队是早晚要出事情的。在导航产品临床试验阶段,在一个细节问题上,负责试验的基地人员认为该问题符合相关规定,试验可以结束,但是,课题组成员却对该问题是否会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带来风险没有把握,因此,主动要求增加病例数量,直到问题得到充分认证后才肯结束。课题组强烈的责任心,令负责试验的基地人员也为之感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由宋志坚同志领衔于2000年1月开始组建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创新还靠团队 宋志坚同志始终非常重视团队的建设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