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队伍、做讲解、走实践、开课程、广传播,“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多样化学习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脚步从未停歇。走在岗位上,暑期队伍共开展志愿讲解120余场,服务超过2400人次;走在历史中,暑期队员分赴北京、河北、重庆、宁夏、青海等地开展实践研学,加强自身建设、笃行致远。
为结合暑期实践研学经历深入学习回信精神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10月9日下午,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功能党支部举办“重走长征路,筑梦新征程”专题组织生活,交流感想收获,思考如何把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志愿服务队的日常讲解和生活中。
练好内功、做好服务,“星火”志愿服务队持续加强队伍建设
“经过前几阶段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伍结构合理、阶梯明确,已经实现队伍健康良性发展”,“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博士生许亚云对队伍的服务开展和工作计划进行总结汇报,介绍了队伍建设、理论实践学习、精神宣讲、多媒体传播方面的未来打算。她表示,星火”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练好内功、做好服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作用,牢记嘱托担使命,面向未来再出发!
走好实践,学好理论,“星火”志愿服务队在“行远”中明理增信
宁夏、北京、重庆、青海实践分队的队员们分别分享了暑期实践研学的经历与感受,交流了此次实践对将“七一”讲话精神落实到实际志愿服务行动的启发。
志愿服务队队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杨宁分享了奔赴宁夏进行实践研学的感想,从银川到固原,既是长征精神接续传承之路,也是“脱贫”换挡“振兴”之路,他们进车间、下农田、坐炕头,与村民面对面,“只有双脚沾满泥土,走到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走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征途中,才能汲取奋进力量、守住初心使命”。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回望70多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亲历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我们远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志愿服务队队员、材料科学系2021级博士生、京冀实践分队的队长左宗正说:“我们‘星火’队员更应坚持‘心有所信’,在讲解、学习和工作中敢于迎难而上、不断前进,在场馆内继续传承复旦人的红色血脉。”
李亚男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生、重庆实践分队队长,在为期三天的寻根旅程中队员们学习了旧址创办的历史背景,聆听着建校故事,瞻仰承载着校史的物件,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星火’队员,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将爱国奉献的情怀,坚持不懈的信念,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刻在我们心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两弹一星’精神与宣言精神的历史沉淀一脉相承”,志愿服务队队员、新闻学院2020级博士生刘艳琴分享了实践队在青海参加“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期间的感悟,她表示,作为“星火”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要运用好这两种精神,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争做强国一代青年!
树牢信念,担当使命,“星火”志愿服务队深化践行伟大精神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学校党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周晔老师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从命题提出、宣言内涵、当代价值、精神传承四个方面带领队员们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精神,生动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宣言》、特别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要论述,结合暑期带领队员前往重庆实践研学的现实经历,引导队员们将伟大建党精神同陈望道老校长生平及《共产党宣言》联系起来,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场馆讲解,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传承宣言精神相结合,提高讲解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周晔老师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切的前提就是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辜负时代,希望各位队员能够继续深化对于陈望道老校长的学习研究,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罗英华对队员们的工作与实践成果表示肯定,她强调,“行远”是为了“增信”,队员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见人、见事、见精神,而归来后思考“行远”经历见思想、见行动更是一个重要过程。她希望队员们能够通过暑期研学经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入地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希望队伍总结经验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将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的担当进一步深化落实,将宣言精神更多地辐射到青年党员、团员当中,做到真信、真落实,展现出星火队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总结、交流、学习,队员们对于“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坚持理论实践齐头进,增强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